奶茶銷量現在已經日漸走低,相比高峰時一天可以賣出接近兩萬杯,現在隻有一萬五千杯左右,估計後續隨著熱度下降還會呈現斷崖式下降。
陳最會酌情終止這場活動,想要的目標已經全部達成,接下來他和他的團隊還要投入在團購事業上,那才是可持續賺錢,並且曲線會逐漸走高的事業,所以不能因小失大,眼光要放的長遠些。
隻是讓陳最沒想到的是,接下來一萬五千杯的銷量足足又維持了近四天。
能維持的原因,一是活動的逐漸破圈,讓更多的平民百姓也參與進了其中,二是楚荷奶茶的確好喝,每天一杯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沒什麼,所以喝過的人越多,複購的人就越多。
頂點
當然,風潮一過,就代表過時。
第五天開始,一萬兩千杯。
陳最命令減少備貨量。
第六天,一萬一千杯。
陳最開始減少兼職製作奶茶的人員數量。
當一萬這個銷量維持了三天之後,終於跌破了五位數大關後。
為此趙小凱,王東河與許當午,再加上趙楚荷還有些沮喪。
陳最站在他們的麵前卻笑容滿麵:“這就是一場一次性的活動,已經很好了,明天開始會越來越差的!”
當他說著這番話時,幾人看著他都覺得這人有病,怎麼越來越差還會這麼開心,但很快也接受了事實,風潮隻是一時的,風總會停下來的。
事實也沒有出乎陳最的預料,接下來幾天裡急轉直下,銷售數字就成了五千杯。
但這仍然是一個不錯的賺錢生意,因為奶茶成本極低的緣故,拋去每天所有的支出,因為沒有了初期宣發費用的緣故,每天仍能入賬一萬純利。
所以還是要繼續堅持。
沒有人和錢有仇。
隻是這時陳最已經將十六個奶茶攤位撤到了隻剩下十個,撤攤很有講究。
經濟學院因為最先起勢,所以最早賣的開始最差,攤位自然最早被撤,然後秉持著這個原理,接下來的五家也都是如此。
被撤下後的攤位裡,居然有兼職找到趙小凱,十分想繼續乾下去,因為即便是平賣,也會賺點小錢,隻想要一個批發價。
趙小凱問了陳最後,堅定回絕。
因為此時,已經在鬆城考察了十幾天的趙勇已經和陳最說過,楚荷奶茶他要投。
要做品牌,要做連鎖,自然要為未來著想。
隻是具體事宜,還是要等活動結束後,才能細聊。
轉眼間,天上沒有了落葉紛紛,取而代之的是深秋後的冷風刺骨。
也是這天,奶茶銷量跌破了兩千。
陳最決定收手,所有攤位全部撤出,奶茶店將不在連夜趕製奶茶,眾人也終於經過了近二十天的鏖戰得到了喘息之機。
同時,他通知所有人來火鍋店裡吃慶功酒。
給每個人打完電話之後,陳最趁著人都還沒來時,拉著姐姐走出了火鍋店。
趙婉柔開車,帶他來到了並不太近,但的確是最近ATM取款室外,明白他要做什麼,但沒有和他一起走進去。
陳最再次將卡放進了其中。
看到了裡麵六位的數字已經變成2字打頭。
買房子的事已經可以提上日程。
但不能讓大夥白辛苦。
分贓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技術活。
分的好,所有人都開心,分的不好團隊分崩離析指日可待。
萬事不決問彈幕,隻是陳最剛想詢問,身後的門被推開,趙婉柔走了進來指著門外:“下雪了!”
陳最順著玻璃門向外看去,鬆城的第一場雪在十月末終於如約而至,隻是紛紛揚揚的漂亮雪花落在地上就會迅速融化,頃刻間眼前的整條街都變得無比濕漉泥濘。
於是他一笑,對姐姐道:“瑞雪兆豐年,得分一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