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出,您對食品工業化生產和標準化似乎有很深的思考,不知是否方便,改日去你的工廠參觀交流一下?我對你們如何將經驗轉化為參數,再用設備穩定輸出的過程很感興趣。”
港島理工學院是港島綜合學科研究比較全麵的院校,應用科學係更是能夠開展食品及相關應用研究的院係。
陳秉文深知,陳記糖水若想真正突破街頭巷尾的局限,在食品工業領域走得更遠,開發出像瓶裝飲品一樣便捷、標準、能走入千家萬戶和便利店的新產品,周教授及其背後的學術資源將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聽到周教授主動示好,陳秉文眼睛瞬間亮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與港島理工這樣的學府建立聯係,對陳記未來的技術升級、新品研發和人才培養,意義不可估量。
“當然歡迎!周教授能蒞臨指導,是我們陳記的榮幸!”
陳秉文立刻熱情回應,“我們隨時恭候。關於標準化,我們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經驗和數據,雖然還很初級,但效果顯著。
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向您和專家們請教,希望能得到更專業的優化建議。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讓傳統糖水突破現製現售的限製,走得更遠。”
說到這裡,陳秉文話鋒一轉,直接點出了糖水行業當前最大的瓶頸:“周教授,正如您所說的,傳統糖水的魅力在於新鮮,但也受困於新鮮。
現製現售的模式,就像一道無形的天花板,嚴重限製了它的銷售範圍、消費場景和市場規模。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現代食品科技,在儘可能保留傳統風味精髓的前提下,打破現製現售的枷鎖?
比如,讓它能像汽水一樣裝進瓶子、罐子,安全地儲存、方便地運輸,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不僅是個未來快消品的發展方向,更是陳記能否從一家成功的糖水鋪,蛻變為一個真正現代化食品品牌的關鍵問題。
陳秉文一直在留意,隻是苦於身邊沒有這方麵的專業人士。
現在有機會與周教授交流,自然不會放過。
周教授聽罷,興奮的用力地點點頭:“陳生,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正是現代食品工程領域最核心、也最具挑戰性的命題之一,如何在工業化加工和儲存過程中,克服時間與空間的限製,鎖住風味、留住新鮮!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在這方麵進行合作,共同研究開發。”
“樂意之至!”
陳秉文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振奮,回應著周教授的熱情提議。
這聲“樂意之至”絕非客套,而是發自肺腑的期待。
雖然他擁有超越時代的記憶,知曉未來食品工業發展的大方向,甚至能清晰地勾勒出解決“鎖鮮保質”問題的關鍵路徑。
但這些終究是宏觀方向,真正要將其變為現實,將概念轉化為可落地、可量化、可複製的工業化生產流程,每一步都需要紮實的科學實驗、嚴謹的數據支撐和無數次枯燥的優化調試。
而這,正是周教授及其港島理工團隊的核心價值所在。
“好!陳生,有你這份決心和開放態度,我對我們的合作充滿信心!”周教授伸出手,與陳秉文用力一握,“我儘快安排時間,帶團隊去你工廠實地考察!
讓我們從一碗小小的糖水開始,共同探索傳統美食工業化的無限可能!”
港島理工學院一行,不但查明觀塘廠加工用水的具體情況。
更是為陳記糖水未來發展找到技術外援。
這讓陳秉文心情非常愉快。
“文哥,這下總算踏實了!”高振海長長籲了口氣,“周教授真厲害,講得明明白白。”
陳秉文笑道:“那可是港島應用科學研究方麵的專家,以後肯定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請到周教授......”
回到觀塘廠時已是下午,出租車剛停穩,高振海便指著廠區入口處對陳秉文說道:“文哥,你看!那是不是記者?還扛著相機!”
廠門口,一個穿著記者馬甲、脖子上掛著相機的年輕人,正踮著腳朝廠區內張望,手裡還拿著筆記本。
陳秉文心裡一突,目光掃過那個穿馬甲的身影。
記者的出現出乎意料,是福是禍?
他腦中瞬間掠過無數種可能:是有人針對負麵事件繼續追打?還是有其他目的?
“文哥?要不要......”高振海臉上帶著明顯的警惕,手甚至下意識地摸向車門開關,似乎想先下車把人攔住問個清楚。
他的想法很簡單:剛擺平麻煩,又來記者,準沒好事!
“阿海,”陳秉文的聲音沉穩地響起,及時製止了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我們正大光明做事,沒什麼好怕的。走,看看他怎麼說。”
他推開車門,大步走向廠區門口,主動開口問道:“先生你好,請問找哪位?”
那年輕記者聽到聲音,立刻轉過身,臉上帶著職業化的笑容:“您好!我是《港島商報》商業版的見習記者,林曉偉。”
說著林曉偉掏出名片,語速很快地說明來意,“是這樣的,今天我在油塘工業區見到貴廠那份致歉告示和處理方案,覺得非常特彆。
這種處理方式在港島商界很少見,所以我想冒昧前來,想做個專訪,不知是否方便?”
“原來是林記者,幸會。”
陳秉文接過名片,大大方方說道:“我是陳秉文,這個廠的負責人。
采訪沒有問題,這次事件雖然是個意外,但確實暴露了我們管理中的不足,也促使我們進行了一些實質性的改進。
如果能通過您的報道,讓更多市民了解我們對品質的堅持和處理問題的態度,倒也算因禍得福了。”
他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林記者想了解哪方麵?我們邊走邊聊?
正好讓您看看我們廠的生產。”
他沒有帶林曉偉去辦公室,而是直接引向那套此刻正嗡嗡運轉著的嶄新工業級淨水設備。
“林記者請看,”陳秉文指著那管道交錯的淨水設備,“這就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也是我們這次整改的核心。”
說完,他朝一直跟在身邊的高振海使了個眼色。
高振海秒懂,立刻從包裡取出帶著港島理工學院印章的水質檢測報告遞給林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