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平穩降落在啟德機場。
陳秉文透過舷窗,看著熟悉的維多利亞港和九龍半島的輪廓,緊繃了一個月的神經終於稍稍鬆弛。
方文山和阿昌提著行李跟在他身後,三人快步穿過略顯嘈雜的入境大廳。
剛出閘口,就看見高振海站在人群中用力揮手,臉上是抑製不住的興奮:“文哥!方先生!阿昌!這邊!”
“阿海!”陳秉文快步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久了吧?”
“不久不久!”高振海連忙接過方文山手裡的行李箱,“車就在外麵,直接回觀塘廠?”
“先送方先生,然後我們再回廠裡。”陳秉文點點頭,一行人走向停車場。
坐進高振海借的麵包車。
車子駛出機場,彙入車流。
“文哥,泰國那邊都搞定了?”高振海一邊開車,一邊迫不及待地問。
“基本塵埃落定。”陳秉文言簡意賅,“金象是我們的了,原料供應不成問題,盤古銀行成了股東,後續管理也安排了人盯著。
具體的,回頭細說。說說家裡,這段時間怎麼樣?”
高振海精神一振,立刻開始彙報:
“廠裡一切順利!長沙灣和觀塘兩廠都在滿負荷運轉。
您走前交代的品控體係,我和強哥盯得很緊,沒出問題。
椰汁西米露和楊枝甘露賣瘋了!五家標準店天天排長隊,尤其是尖沙咀和中環店,中午高峰至少要排隊十五分鐘。
剛上市的時候嫌貴,現在都搶著買!就是......”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就是椰漿快要沒貨了,最多能再支撐一周時間。”
陳秉文點點頭:“第一批一百噸椰漿已經起運,明天就能到港島。”
聽到椰漿馬上到貨,高振海高興道:“這下可好了,一百噸椰漿,可以不用限量供應了。”
“嗯,以後都不用限量供應了。”陳秉文笑著點點頭。
“這段時間生哥那邊順達物流運轉越來越順,新添了兩輛二手貨車,送貨效率更高了......”
高振海把一項項工作向陳秉文彙報,講得條理清晰,“對了,文哥,你猜猜咱們上個月的總流水有多少?”
“多少?”陳秉文配合地問。
“突破了一百萬!”高振海興奮地報出數字,“淨利潤接近三十萬!”
方文山在後座忍不住讚道:“了不起!阿海你這廠長當得越來越有樣子了。”
高振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都是文哥規劃得好,大家夥一起使勁。”
“研發中心那邊?”陳秉文更關心這個。
高振海興奮的表情收斂了些:“周教授帶著人沒日沒夜地乾,實驗室的燈就沒熄過。
風味鎖鮮有點頭緒了,用了幾種天然穩定劑複配,效果還行。
但常溫保存和防腐......卡住了。試了很多法子,不加那些化學玩意兒,想放久點還是難。
瓶子的密封測試也做了好幾輪,還在優化。”
陳秉文點點頭。
瓶裝化是戰略性的突破點,他早有心理準備,這比預想的已經快了不少。
“讓他們繼續攻關,資金優先保證他們。
周教授之前提過,後麵需要引進一套進口無菌灌裝線,你跟進一下,預算先按一百二十萬準備。”
“一百二十萬?”高振海倒吸一口涼氣,但看著陳秉文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應道:“明白!我明天就聯係設備商詢價!”
車子駛出機場,彙入彌敦道繁忙的車流。
七十年代末的九龍,街道兩旁低矮的騎樓夾雜著拔地而起的新廈,巨大的霓虹招牌閃爍著“金鋪”、“鐘表”、“酒樓”的字樣,構成一幅生機勃勃又略顯雜亂的圖景。
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燈時,陳秉文的目光隨意掃過街邊的景象。
路邊一塊巨大的電影海報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
海報設計醒目,背景是古樸的武館,畫麵中央是主演程龍標誌性的誇張表情和動作,擺出一個極具動感的蛇形姿勢。
海報頂端印著醒目的片名,《蛇形刁手》,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吳思遠作品”。
“咦?”陳秉文輕咦一聲,指著海報問高振海,“阿海,這電影什麼時候上的?好像挺火?”
高振海順著陳秉文指的方向看去,立刻來了精神:“哦!《蛇形刁手》啊!上個月底剛上映的,火得一塌糊塗!我上周帶阿美去看,影院裡人山人海,笑聲不斷,打鬥也好看!
程龍這次真的打響了名頭!
聽說票房已經破三百萬了,現在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這片子,報紙上也天天報道。”
《蛇形刁手》......
吳思遠......
陳秉文清晰記得,正是這部《蛇形刁手》的巨大成功,讓製片人吳思遠信心倍增,緊接著在《蛇形刁手》慶功宴上定下了拍攝《醉拳》的計劃。
於是就有了那部真正奠定程龍功夫喜劇之王地位、引爆全球票房的經典之作《醉拳》!
《醉拳》的拍攝過程他前世在資料裡看過。
當時預算隻有五十萬,同行都不看好,投資人不感興趣。
條件艱苦,劇組連吃盒飯都精打細算。
陳秉文的目光在那海報上停留了幾秒。
程龍那張極具辨識度的臉,那標誌性的詼諧武打風格......
一個大膽而極具性價比的營銷計劃在陳秉文心中瞬間成型。
在這個電視廣告剛剛興起、電影植入廣告還極其原始甚至罕有的1978年,如果能將“陳記糖水”植入到《醉拳》這部電影中......
那帶來的品牌曝光度和影響力,將是任何傳統廣告都無法比擬的!
其價值,遠比在《東方日報》或《星島日報》上投放幾個月的頭版廣告效果強百倍!
“陳記糖水”可以搭著《醉拳》的全球熱映,在全球來一波品牌營銷。
......
把方文山送回家後,高振海調轉車頭,直奔觀塘廠。
路上,陳秉文對高振海說道:“阿海,想辦法,儘快調查一下思遠電影公司是不是已經立項一部叫《醉拳》的電影。
有消息隨時通知我。
高振海有些茫然:“《醉拳》?”
“是的,按我說的儘快去調查。這件事拖不得。”陳秉文語氣篤定。
實在是港片拍攝周期極短,除個彆導演外,多數都是快槍手。
《醉拳》整個拍攝過程隻用了二十七天,時間窗口稍縱即逝。
若等電影開機後再談廣告植入,不僅成本飆升,更可能錯過關鍵場景設計節點。
“明白!我馬上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