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山和李劍兩人所唱的兩首歌,宮書也是忍不住讚歎著。
很經典的兩首民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兩人能夠有如今的成就和影響力,那可都是有著真才實學,並不是那些靠吹捧包裝出來的流量明星所能比擬的。
自己也就是有係統,否則現在的他是完全無法與兩人相比的。
當然了,以現在宮書的水平,即使不靠著係統庫裡的作品,也是完全可以寫出這種作品的。
畢竟是有著宗師級的作詞作曲能力。
在萬眾矚目中,宮書走上舞台。
隨其一同登台的還有好幾名伴唱,以及多名樂隊手,有抱著吉他的,有的抱著華國鼓和阿三國鼓,還有華國笛子和阿三國笛子,等等。
宮書將三哥國鼓放在自己的麵前,這是準備自己來敲擊了。
看著宮書的這一套準備,所有觀眾都有些猜不出宮書要唱什麼歌了。
現場的觀眾因為要保持安靜,雖然有著疑問,但是並沒有交頭接耳,隻是好奇的看著。
直播間內卻是議論紛紛,都在猜測著“
‘誒?我沒看錯的話那個是阿三國的鼓吧,有沒有專業人士看一下。’
‘我是音樂學院的,確實是阿三鼓,隻是宮書應該是要演唱民謠歌吧,怎麼會有這個樂器?’
‘何止啊,那個笛子是阿三笛吧?’
‘好奇怪,宮書不會是想唱阿三歌吧,哈哈哈,不會吧。’
‘你彆說,這事宮書還真能做的出來,哈哈。’
單單從樂器上就引起了直播間內的一片熱議,可見觀眾們對宮書是有多麼的關注。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就顯示出了歌曲的信息:
《生如夏花》
作詞:宮書
作曲:宮書
演唱:宮書
編曲:宮書
附言: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當這個信息顯示出來後,基本就已經排除了阿三歌的猜測。
尤其是那句附言,給所有人一種十分震撼的印象。
眾所周知,夏花,?並非特指某一種花卉,而是泛指夏季盛開的所有花卉,如向日葵、荷花、蜀葵、茉莉等。??
夏花以其短暫而絢爛的生命,在陽光充足的夏日綻放,其光彩甚至超越了春花。
這種輝煌燦爛的生命狀態,無疑令人向往。
然而,正因為夏花的生命太過短暫,其衰敗後的淒美更顯得觸目驚心。
因此,“生如夏花”不僅象征著生命的輝煌與短暫,更代表著一種極致的唯美與震撼。
沒來由的,隻從這個附言的理解,觀眾們就大致明白了《生如夏花》這首歌的涵義。
這是一首對生命思考的歌曲。
沒讓大家等太久,在全場燈光暗去,隻保留幾束燈光打在宮書及樂器手的身上時,表演正式開始。
宮書拍擊著麵前的阿三鼓,那“噔噔噔”的鼓聲有一種神秘的異域風情,緊接著華國鼓的厚重大氣銜接而來,將歌曲的節奏鋪設開來。
這段前奏設計很是特彆。
阿三鼓的複雜韻律與華國傳統鼓點的穩重形成對話,既打破了四四拍的平庸感,又避免了實驗音樂常見的艱澀。
這種"熟悉的陌生感"非常的吸引人。
它足夠悅耳、卻拒絕流俗;
它有民謠的骨架,卻跳動著世界音樂的血脈。
當華國鼓響起的那一刻,宮書以及伴唱團的哼唱同時響起:
“siaaqiuaqiuayiye”
“eiaayiya”
“siaaqiuaqiuayiyeosakuaqiya”
“deiqiuya”
一段完全聽不懂的哼唱,聽起來好似藏語,又好似不是,卻很是郎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