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難道是和平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本王的思維和警覺變得退化,不複從前的縝密、謹慎?
如果這次是化裝潛入敵後執行特殊任務,一個不經意的疏忽,很可能釀成致命的後果。
向來講究“烏龜流”苟道,且對自身安全係數無限拔高的李唐,經常提醒拓跋尼孜,乾特勤工作,最怕陰溝裡翻船。
此番微服私訪,李唐實則是當成一次由他個人執行的特彆行動。而且反複告誡自己,這不是一場遊戲。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表現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重視。
儘管隻不過是一交無傷大雅的失誤,也不可能上升到生死攸關的高度。但是,萬一郭家的人心懷叵測呢?
誰敢保證中原郭家的人,個個都跟老郭是一條心?
再說了,能在沙州這種地方把生意做是這麼大的人,能是易與之輩?
李唐於是讓彭小六帶人守在包廂門外,儼然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勢。
主仆不同桌,這樣一來就合乎情理了。
心情鬱悶之餘,李唐也就沒什麼胃口。
隨便對付了幾口,於是讓星辰把郭家在西北的投資明細介紹一下。
星辰的語音隨即傳入李唐左耳中的隱藏耳麥:
“郭家來西北投資經營的人,主要是郭昕的堂弟郭曙那一脈。在沙州除了這家鼎尚食府,還有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郭記貨棧。
郭記貨棧以小商品批發為主業,兼營物流貨運,有七支駝馬隊。有很多來自各地的商販從郭記貨棧拿貨分銷。
郭家在伊州和西州還投資了四個大型農場,除了種植土豆和紅薯,還種植哈密瓜、西瓜、葡萄、西紅柿、棉花、高梁、玉米、核桃、蘋果等農產品。
此外,郭家在老君廟工業區投資建了一座紡織印染廠,一座成衣製衣廠,一座皮革製品廠,一座水泥廠,一座玻璃廠。
總投資規模合計一千七百萬兩白銀。在新龜茲注冊的郭氏集團,目前是西北民間最大的民營企業。”
一千七百萬兩銀子。郭家的人魄力還真不小。
李唐心中暗自嘀咕。
四座大型農場,五家工廠,一家小商品批發集散中心。
看來郭家的人從老郭手裡取到了不少生意經。
難怪中原的大小世家都紮堆往西北擠。原來早有郭家的人投石問路,且珠玉在前。
“西北啥都好,就一點不好,不允許私人購置地產。要不然,趁現在買幾百畝地,過兩年再轉手,肯定能賺好幾番。”
“誰說不是呢!就連買宅基地蓋房都有明文規定,房產隻有七十年使用權,而不具備所有權。這豈不是說我花錢買地蓋好房子,這房子頂多隻能傳兩代,七十年後還得再交錢續費。”
“是啊!說是買,其實就是租了地皮的七十年使用權。”
入耳隔壁包間的談話,李唐心中一動,凝神側耳傾聽。
“子方兄,你說西北王李唐他到底是怎麼想的?為何要製定這麼一條不合世俗常理的政策?”
“山高皇帝遠,在西北,當然是這位王爺說啥就是啥,且百無禁忌。不過就土地問題,我專門找人問過。說是這位王爺為了從根源上杜絕土地兼並的問題,西北王府所以才特意出台這個政策。”
“土地兼並是何物?”
“季常兄,你連什麼是土地兼並都不曉得,居然還想著來西北買地種糧食當地主。兄弟我可是真服了你了了。”
“西北有高產糧種,這個消息的知情範圍目前還在控製中。土豆和紅薯可是好東西。不但可以生吃,還能蒸能煮能炒。
經過深加工製成的土豆粉和紅薯粉還可製成粉條。某家仔細算過,在西北種植土豆和紅薯,肯定能發大財!”
“在西北種地確實能賺大錢。但前提是季常兄你能有辦法拿到大量的田產。”
子方兄歎然說道:“西北人民廣播電台做過好幾次關於土地兼並的專題節目。我也是無意中聽過一期,這才關注這方麵的問題。
西北王李唐說,土地兼並是自古以來土建社會曆朝曆代都有的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疾。其典型症狀是有大量土地被世族大戶集中占有,從農民手中失去的土地越來越多。
特彆是災荒年,世族大戶為了占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種卑勒手段,巧取豪奪,使得原本擁有土地的農民不得不變賣自家的土地和房產,淪為佃農、流民。
當土地兼並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農民與地主的矛盾、地主與朝廷的矛盾會變得越來越對立、尖銳。一旦朝廷無法對之加以行之有效的緩解,必然導致天下各地紛紛揭稈而起,爆發農民起義戰爭。”
“聽你這一麼說,西北王李唐把西北的土地全都收歸西北王府所有,其目的是為了杜絕西北的農民被土豪劣紳剝削壓榨得太狠,從而爆發農民起義造反?”
“你這麼理解也沒錯。西北王李唐愛民如子,天下皆知。西北王府推行的諸多利民惠民政策,使得全天下人紛紛對西北心生向往。
在西北,車同軌,書同文,曰同語,統一度量衡器,比當年的秦始皇做得更徹底。西北人讀書不花錢,治病不花錢,住房不花錢。就連孤寡老人和殘疾人都有專門的福利院管吃管住。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話,在西北,並非是隻記載在書中的空話,而是實實在在地奉行。”
“都說西北王李唐是聖王賢王,看來不假。子方兄,某家決定了,舉家移民來西北,承包土地種糧食!都說富不過三代,七十年,至少能富兩代!”
“那我先恭喜季常兄了。反正我是打算想辦法托郭家的人找找關係,在沙州新區投資建個紡織廠和製衣廠。衣食住行,西北人流行的服飾,將來肯定會成為全天下的主流審美。”
“哈哈哈,子方兄管衣,某家管食,這下咱們衣食俱全了。”
聽著隔壁包間這兩名商人的談話,李唐沒來由地感到欣慰。
西北的新政,還是有聰明人能讀懂的。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