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船山號裝載的那兩萬多個集裝箱,各類民用物資還真是包羅萬物,居然還有兩個櫃的軍大衣、雷鋒帽和翻毛皮棉鞋。
數量足夠兩千多人使用。
當初發現這兩個櫃的冬季服飾時,李唐感覺很奇怪的問自己,難道非洲也有冬天?
然後一查船上的電腦資料,非洲還真有冬天。
在李唐的親自安排下,船山部落護衛一中隊全員130人,一人雙騎,全副武裝。
他們一個個腳踩翻毛高腰皮鞋,內穿保暖衣和作訓服,外披軍大衣,頭戴雷鋒帽,臉戴防風鏡,腰紮武裝帶,雙肩披掛兩條裝彈75發的子彈帶,唐氏步槍用槍帶背在身後。
因為是輕裝輕騎執行偵察任務,自然也就不會帶野戰炮隨行。
李唐自己也分析、計算、推演過。
就憑這支130人的輕騎兵中隊,哪怕遇到一支1500人的敵方騎兵,戰術布置得當,放風箏也能把敵騎全部放死。
李唐雖然穿戴跟大一樣,不過,他的行李包裡藏了兩把56衝和二十個30發彈匣。另外,他的腰間還彆了一把格洛克17自動手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武器此前一直在他的帳篷裡藏著,以防不測。
畢竟人心隔肚皮。
跟一群素不相識的異族蠻子打交道,哪怕嘴巴再能忽悠,該留的後手必須有。
船山部隊護衛隊第一次外出執行任務,全部落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們都自發的組織起來為部落的勇士們送行。
在大家的千叮嚀萬囑咐中,李唐騎在一匹純黑色的阿拉伯馬馬鞍上,右手一揮,大喝一聲:
“出發!”
德布南讚一馬當先,帶著三個十人騎隊,率先衝出船山集還沒有完工的南城門。
李唐和鐵列都隨大部隊居中。
阿史那勒指揮兩個十人騎兵負責押後。
262匹高頭駿馬,鐵蹄揚起漫天殘雪,在這片茫茫大戈壁灘向南一路狂奔。
“吆喝!”
“吆喝!”
“船山部落,前進!”
“前進!吆喝吆喝……”
騎士們興奮的叫喊聲,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前方三十多公裡,兩名身穿大唐明光鎧戰甲,滿頭白發的騎士,用手中陌刀不停地拍馬著座下戰馬的後臀,顯得相當狼狽地愴惶奔逃。
距離這兩名老年大唐軍士身後不足五百米,十多騎頭戴四瓣盔身穿小紮葉甲的吐蕃騎兵,大聲喊叫著緊追不舍。
這夥人馬的一逃一追方向,恰巧跟船山部落護衛隊正在前進的方向,相對而行。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