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庫莫族兄,嚴格意義來說,我們是鮮卑人,不是契丹人。”
拓跋尼孜眼神中流露出來傷感,依偎在李唐懷裡,娓娓說道:
“我們這一脈,祖上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老祖。隋朝末期,天下群雄逐鹿中原,族中有人總想著回複祖上的榮光,不甘寂寞。
隻是打江山哪有那麼容易,爭來鬥去,最終也沒贏得了李世民。而受難的卻是我們這些後人。
大唐貞觀年間,大唐軍隊攻滅東突厥汗國、吐浴渾汗國、西域諸國,大敗薛延陀汗國,打得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全部臣服。”
隨著拓跋尼孜將家族往事源源本本娓娓道出,李唐心中一直對拓跋庫莫這一家子人持有的疑惑,終於有了答案。
敢情他們來自一個傳承了幾百年的拓跋氏家族,而且體內流著北魏皇族的血脈。
她的亡夫長孫德,居然還是長孫無忌的後人。
長孫德之所以會跟著拓跋家一起流亡,是因為涉及到大唐藩鎮之間的相互傾軋,加上長孫德曾試圖以庶子之身競爭長孫氏世襲刺史之位。
拓跋氏以外戚身份,摻合長孫氏家族內部權利爭鬥,能有好果子吃才怪了。
自身沒有這個實力和底蘊,妄圖借彆人之勢來複興拓跋氏一脈曾經的輝煌,正所謂機關算儘,反誤了卿卿的性命。
用拓跋尼孜的話來講,當年就是因為不識時務爭來鬥去,最後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把拓跋氏一脈在中原立足的根基也丟失了。
如果不是拓跋庫莫當機立斷,帶著一家人遠走西北大漠,披上契丹人的偽裝逃過了長孫家的追殺,拓跋氏這一脈隻怕早被人連根拔掉了。
綜合拓跋尼孜的講述,李唐總結出一點,長孫德就是那種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主角”。
明明可以錦衣玉食逍遙快活一輩子,卻因為貪圖原本不屬於他的權勢,自食其果的下場,就是客死異鄉,連落葉歸根都成了一種奢望。
“孜孜,你當初怎麼會選擇這麼一個看不清時局大勢的男人當夫婿啊!”
李唐打趣地調侃笑道:“按說以你的心智,找男人肯定得找個讓你稱心如意的人才對。”
“他當年還是有些長處的。”
拓跋尼孜正色說道:“長孫氏十二房氏族,長孫德以庶子身份長袖善舞,左右逢源,跟七家的關係處得相當融洽。
他手下五百門客,都稱他是當代孟嘗君。隻是因為時運不濟,讓他失勢之後終日鬱鬱寡歡,積久成疾,落得個英年早逝的悲淒結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李唐不以為然地搖頭笑道:
“格局不夠,再多的謀劃都將是鏡花水月。就算他成功謀得了大唐世襲刺史的官身,放眼當今天下,縱觀大唐各地割據的刺史藩鎮,又有哪一個能成大氣候?”
“你是神使,他當然沒法跟你比了。”
拓跋尼孜嗔怪地翻眼白了李唐一眼,嬌聲說道:
“大王,等你推翻吐蕃王朝後,將來是不是要揮師東進,跟大唐皇室一較高低?”
李唐笑嗬嗬地不答反問:“怎麼,還想要我替你幫長孫德找長孫氏一脈出口惡氣?”
李唐王朝,當然終歸會是我李唐的王朝。
現在的李唐皇室,早就已經德不配位了。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