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統治河西走廊數十年,給河西老百姓留下印象最深的無疑是吐蕃人的殘暴壓迫和剝削。
雖說現在吐蕃人被回紇人趕跑了,但誰也不敢保證吐蕃人什麼時候卷土重來。
河西各州唐人暴動殺了那麼多吐蕃人,一旦吐蕃軍隊重新掌控河西地區的統治,絕對會進行報複性大屠殺來震懾當地居民。
既然傳聞中有著神跡之地美譽的新龜茲是人間淨土,而且掌管這片神跡之地的船山部落不設門檻大肆招收吸納人口,那去新龜茲無疑就是一條生路。
於是乎,一批接一批從蘭州、河州、鄯州、岷州等河西東部諸州為求活路的老百姓,成群結隊拖家帶口紛紛向西逃。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這是逃難逃荒。
直到有人發現在沿途有船山部落專人設置的粥棚和人口登記中轉站,逃難者們這才知道,船山部落不僅僅隻是一條活路,更是他們奔向新生的希望。
不得不說,為了人口遷移,李唐真是操碎了心。
通過以工代賑的模式,這些數以十萬計的西遷移民一邊走一邊加入生產建設兵團開荒修路,沿著後世蘭新鐵路和公路的規劃線路發揮貢獻他們每一個人的綿薄之力。
李唐一行人馬從沙州一路東來,沿途每次看到移民隊伍參與勞動建設的景像,都會胸懷大悅,心情極佳。
不論什麼時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最廣大老百姓都是最勤勞樸實的。
他們的要求真心不多。
隻要有人給他們一條活路,一個希望,他們就會任勞任怨、死心塌地地跟著你乾。
生活在甘州城內的居民,也不例外。
雖說武威軍進城後成立了軍管會,發布了安民告示,但這一千多號人馬能不能守住甘州城抵擋吐蕃人的反撲,大夥心裡都沒譜。
加上軍管會也沒阻止城裡的居民出逃,於是乎,絕大多數對吐蕃人視若洪水猛獸的甘州居民,不分貧富貴賤,紛紛帶著細軟包裹加入西遷移民隊伍,遠離這塊戰亂之地。
從西城門一路走來,李唐發現駐甘州的武威軍部隊官兵主要是在承擔維持城裡秩序的工作。
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還會主動協助在城內設置的移民工作站,組織甘州居民登記造冊。
駐城守軍的這個舉措,無形中加劇了城裡許多居民的猜測。
如果船山部落真有心在甘州長期駐守,他們怎麼可能會讓城裡的人口出逃呢?
很顯然,武威軍從回鶻軍手裡接管甘州,也隻是暫時的短期行為。
如果不想被殺回來的吐蕃大軍清算報複,大家還是早走為妙。
一路上感受到甘州城內居心的這種恐慌心理,李唐也有點無語。
走吧走吧都走吧!
一座空城,更便於本王搞新的城市建設規劃。
反正有從中原來的幾千萬移民打底,本王一點也不愁這座城市將來沒有人口在這裡安居樂業。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