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把所有的土地都掌握在本王手裡,在本王治下才能保證讓所有人都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杜絕私有土地,就不會再有巧取豪奪兼並土地的現象發生。地主、土豪、劣紳這類名稱,從今往後在本王的治下絕不容許出現。”
打土豪分田地,就從本王治下的大西北開始。
土地國有,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裴度眼神稍顯有些複雜,小心翼翼地望著李唐問道:
“王爺,老臣聽郭郡王說過,您打算取消農民身上的所有苛捐雜稅?”
李唐很嚴肅地點頭答道:“嚴格的來講,本王是要取消一切農業稅!隻有讓全天下所有農民都能吃飽飯,才不會發生農民暴動造反的情況,天下才會太平。”
“農民不納稅,王府的稅收從何而來?”裴度難以理解地問道。
李唐想也不想便答道:“當然是商業稅、工業稅、遺產稅以及高收入個人的個人所得稅。隻是暫時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本王從來沒指望過要靠稅收來建設發展大西北。前期的投入,全都是本王的個人財產,以及打敗吐蕃人的戰爭紅利。
關於西北的建設,老裴,你記住,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士農工商,最沒價值的就是排在最前的士!”
裴度顯得有點鬱悶地苦笑著說道:“王爺,您是不是對天下間的讀書人有誤解啊?”
“讀書人,嗬嗬!”
李唐莞爾而笑,明顯很是不屑地撇嘴說道:“自古以來,江山易主,王朝更迭,亂源禍根就是讀書人。仗義每多屠狗輩,最是負心讀書人。”
裴度欲言又止。想了好一會兒,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仗義每多屠狗輩,最是負心讀書人!
因為王爺這話好像是的確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曆朝曆代的造反動亂,其幕後都有讀書人出謀劃策。
文人治國,同時也可亂國。
大字不識的農民和兵卒,如果沒有讀書人煽動和組織,他們根本不會尋思為什麼要造反。
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廣,你說他倆算不算讀書人?
想了半天,裴度最終還是問道:“王爺,如果不靠讀書人治國,天下如何治理?”
“當然是用公務員啊!”
李唐毫不猶豫地答道:“本王的治下,沒有官也沒有吏,隻有為人民服務的職業公務員。本王熟讀史書,以史為鑒,總結出的心得體會隻有一條:
隻有把讀書人身上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徹底粉碎,打破固有的階層,讓全天下的每個人都能讀書識字,才能促進並提升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封建士族階層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掌握著讀書的權利!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