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現在覺得把西北王府的軍政工作交由郭昕負責打理,絕對是一個非常明智之舉。
重新煥發壯年活力的武威郡王郭昕,更進一步打開眼界和格局後,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的傑出人類精英。
事實上,老郭十幾歲從軍,二十多歲憑戰功榮升將軍,之後奉叔父郭子義之令跋涉萬裡來到安西,威鎮西域五十載,直接或間接死在他手裡的人估計超過十萬,稱得上實打實的鐵血大魔王。
雖說這老頭在曆史上最終帶著幾千安西白發老卒跟吐蕃大軍戰至最後一刻,與龜茲共存亡。但在這場大決戰沒開始之前,老郭在西域百族中的威望無人可以替代。
大唐安西都護府統治西域兩個世紀,靠鐵血手段給西域百族帶來了長久的和平秩序。即使安西軍沒落了,除吐蕃人以外的西域百族對武威郡王的尊崇依然留存。
李唐接收龜茲之前,葛邏祿有個黑石部落因為跟回紇人發生衝突,該部落為了生存,主動請求老郭出麵調停。當時的回紇可汗很給老郭麵子,放棄了對黑石部的征服,任由該部遷往龜茲歸屬安西都護府管轄。
可以說,在西域的吐蕃、回紇、葛邏祿、安西都護府四大勢力中,哪怕安西都護府最弱,另外三方也不敢輕視。
因為,回紇人和葛邏祿人都認為安西沒落隻是暫時的,大唐帝國早晚都會重新殺回來收複失地。
畢竟長達兩個世紀的統治,西域百族對大唐的敬畏已經刻在骨子裡了。
果不其然,號稱軍威兵鋒強勁達到曆史最高峰的吐蕃大軍,被大唐皇族宗室子弟李唐殺得丟盔棄甲,老老實實地從西域滾蛋,甚至連重整旗鼓殺回來複仇的話都不敢說。
於是乎,安西都護府用十多萬吐蕃大軍的屍骨再度向西域百族宣告,西域依然還是大唐的西域,鐵血郡王郭昕的威名更是達到史上最高峰。
也正是因為了解到老郭在西域百族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李唐才會放手任由郭昕在安西大都護府發號施令。
而老郭也沒讓李唐失望,甚至比李唐預想的還要做到了更好。
這不,連李唐都忽略了的那八個西疆都督府,老郭已經不聲不響地全都收回來了。
儘管老郭隻對每個都督府派駐了三千人馬,但李唐相信以老郭在西域百族中的威望,沒有人敢不服管。
一想到老郭已經在這八個都督府展開人口普查和新戶籍登記,李唐的心情沒來由的感到無比欣悅。
“老郭啊,關於接下來對八個都督府的梳理該如何開展,有什麼麼要求你儘管提,本王保證不打任何折扣。”
李唐心情大佳地對郭昕說道:“本王隻有一個要求,讓生活在這八個都督府的各族人民重新沐浴我大唐帝國的無尚榮光。”
“王爺,眼下這八個都督府由於吐蕃人撤離後出現的權力中空,導致社會秩序還不太儘人意。”
郭昕斟詞酌句地緩聲說道:“雖然王府完成了對這些都督府的軍事管轄,但這些地方新冒出來的大大小小牛鬼蛇神層出不窮。如果按照之前采用的亂世用重典那一套,因為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老臣擔心會得不償失。”
“嗯,這的確是當前存在的現實。”
李唐邊尋思邊點頭說道:“短期內想修通公路運輸線不太現實。這樣,我讓李龍即日組建一支飛艇大隊,專門用於駐紮在這八大都督府的兩萬多將士的後勤保障。”
“那可就太好了!”
郭昕頓時一拍大腿,眉飛色舞地欣然說道:“如此一來,王爺您真是替老臣解決大麻煩了!隻要後勤補給源源不斷,老臣保證在三個月之內讓這八個都督府重歸我大唐秩序!”
李唐當即讓星辰給龍巢基地下達組建飛艇生產線的指令,隨後接著對郭昕說道:
“關於這八個都督府的人事任命,我交給你全權做主,這方麵你比本王熟悉,回頭你把名單發一份給本王就行了。”
“王爺,老臣基於曆史原因考慮,從西北軍抽調精乾人員臨時組建了一支安西獨立師,師長由我家老四郭華擔任。”
郭昕趕緊做工作彙報:“鑒於西北軍成軍時間不長,在安西地界,遠離龜茲的西域百族暫時隻知安西軍而不知西北軍,還請王爺原諒老臣自做主張。”
“你這種考慮很對。”
李唐對郭昕的安排給予肯定:“當初成立西北軍,也隻是本王隨口一說,並沒有仔細考慮西域的曆史。
對於西域百族而言,安西軍的旗幟肯定比西北軍好使。有錯就改,有些事不能任由本王拍腦袋想當然。
這樣,老郭,反正新一輪軍改正在進行,加上長安方麵對西北王爺設立西北軍頗有微辭,咱們乾脆給朝廷一個麵子,即日起廢掉西北軍旗號,重立安西軍這麵大旗。”
“王爺英明!”
“對了,老郭,你對長安最近的風聲怎麼看?”
郭昕毫不猶豫地答道:“王爺怎麼說,老臣就怎麼做!”
李唐心中暗自嘀咕了一聲“老滑頭”,嘴上卻是不動聲色地緩聲說道:
“從穩定大局的角度考慮,維係好跟長安方麵的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老郭你讓人給朝廷傳話,就說本王要跟天下讀書人做對,其實是本王的自汙之舉。
有些事咱們可以做,但不能擺在台麵上明說。西北的教育改革是肯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的,哪怕有再多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隻是眼下中原的世家門閥對朝堂和地方官場的掌控委實盤根錯節,本王不能讓這幫毒瘤阻礙本王的移民計劃。這個局,隻能由你這位武威郡王來破。”
“王爺啊,您總算是想明白了啊!”
郭昕喟然長歎道:“王爺您有教化天下,有教無類的雄心壯誌,這絕對是大好事,但咱們眼下確實沒必要公然跟全天下的讀書人撕破臉麵。畢竟中原才是真正的龍興之地。”
也不知道是誰有這個本事能說服王爺主動服軟。
難道是長孫家的那個姑娘?
儒亂天下,也就王爺您有這個底氣敢說。
但如果把這事說成是王爺自汙其名,也未嘗不能是壞事變好事。
王爺還是太年輕了。
好在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