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釗並不知道,不是李唐沒管,而是他這位王爺壓根就沒想過這方麵的事。
因為西北的以人口結構和素質,除了新龜茲有少數西北籍商人和商戶,餘者全都是還在進行學習和思想改造的文盲泥腿子。
他們連算數都不會算,全民掃盲工作也還在進行中,李唐怎麼可能會發出號召提倡並鼓勵西北人民大搞民生經濟。
至於那些外來的小商小販,李唐表示真心瞧不上他們帶來的那點蠅頭小利。
要知道,曾經在河西、隴右地區經商坐贓的大商大賈大戶,都被“吐蕃人”燒殺搶掠殆儘了。
現在的西北人民,全部是真·無產階級勞苦大眾!
而按李唐的計劃,即算西北放開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前期也會采取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的政策,加上西北提供的各類先進技術,吸引全世界的商人來西北投資經營。
在沒指望從外麵引進技術和機器設備,更不考慮開放西北的各類礦產資源讓外人開采,以及不差錢不缺糧的雄厚家底這個前提下,李唐此前壓根就沒考慮要把目光盯著外來資金和資源,也不是無法理解的奇談怪事。
自給自足,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是李唐長久以來保持的自我心境真實寫照。
可以說,郭家的人在西北投資的諸多產業,算得上是李唐計劃外的一個意外收獲。
隻不過,這份收獲對西北接下來的社會秩序穩定和整體經濟發展是好是壞,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疑人可用,用人要疑,關鍵是要用好,一直是李唐的用人原則。
扶持郭家成為西北民營資本的龍頭,也不是不行。關鍵得看他們在西北經營期間,底子是否乾淨。
老郭這根上梁目前還算比較正,希望老郭家的親朋戚友一眾下梁沒長歪。
諸般念頭在李唐腦海裡飛快地一轉而過,對於接下來的微服私訪行程,李唐也因之有了新的側重點。
大西北這塊基本盤,李唐打從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在一張白紙上揮灑由他親自設計描繪的宏偉藍圖。每做一筆,都會經過反複推演。不求快,隻求穩,主打一個乾乾淨淨,不容許有任何一丁點源自舊時代封建王朝的曆史頑跡汙染。
自古以來,雖說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不被士紳階層認可,但不可否認的是,商人對於商機的敏銳嗅覺遠遠不是士、農、工這三個階層人士能相提並論的。
士大夫瞧不起商人,可他們卻要利用商人來為他們獲取、積累財富,從而為他們向更高的地位攀爬提供利益交換。
可以說,西北政權更替帶來的巨大變化,從中得到好處的無疑是那些行走在絲綢之路的各國商人。
這其中,粟特商人無疑比中原各地的商人更具備商業頭腦。
據靖安司搜集反饋的資料顯示,周旋在大唐、吐蕃、回鶻三大勢力之間的粟特商團,一直在暗地裡以貿易之名行細作探子之舉。
新龜茲出產的各類工業品之所以能如此快的譽滿天下,首功還真得歸功於這些在涼州姑藏城聚居的粟特人商隊。
正是這些粟特商隊通過他們掌握經營的各種渠道,把物美價廉的西北產工業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廣到大唐、吐蕃、回鶻、南昭等不同勢力範圍的富庶之地。
李唐不用猜也可以肯定,老郭家的生意往來絕對跟粟特人有過交易。
正常的商業貿易,李唐當然不會過問。但如果任由粟特商人的眼線、觸角在大西北各地肆意滲透,那就不得不防了。
以李唐的眼界和格局,自然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大西北,是西北經濟發展的既定方針。
李唐絕對不會因為擔心懼怕外來各種覬覦、窺探而搞閉關鎖國那一套。不論軍事、政治、經濟,還是科技、金融等領域,李唐都有十足的把握對各方勢力形成碾壓局。
唯一要考量的是,如何確保西北社會穩定建立新秩序。
在這個皇權和神權皆深入人心的年代,無論大西北誕生何等神跡,李唐都犯不著向世人解釋。
至於神權是否壓過皇權,那是大唐、吐蕃、回鶻、南昭、波斯等諸方勢力皇族王室需要操心的事,關我李唐屁事。
毫無疑問,西北鐵路的開通,顯然是在西北大地誕生的又一大人間神跡。
那一條條蜿蜒在荒原、戈壁、沙漠、山區中的漫長鐵路,仿佛一條條橫亙在蒼茫大地上的一條條鋼鐵巨龍,向人間彰顯著神明對這片大地獨有的垂青。
天塹變通途,此乃何等不屬人間的非凡偉力!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鐵路帶給他們的震撼,更多的是商途、旅途的便利。
然而在各方勢力頂層權貴眼中,鐵路不僅能應用於軍事領域,而且還有可能推動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社會變革。
如果說大唐、吐蕃、回鶻、波斯等各大王朝此前對西北鋼鐵工業技術的渴求更大層麵是基於造火槍火炮,那麼現如今他們更希望對西北王李唐倡導的人類社會第一次工業革命有著更全麵的深入了解。
因此,在西北王府根本還沒有對招商引資工作重視發力這一前提下,從中原、吐蕃、回鶻、波斯、南昭等各方勢力湧入的民間資本,已經在西北各大城鎮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投資熱潮。
一座座規模大小不一的工廠,如雨後春筍一樣在新龜茲、焉耆、於闐、疏勒、沙州等城市拔地而起。
這些由西北王府提供技術支持,各國商人出資出力,雙方按三七分成占股比例的合資工廠,就像是一株株搖錢樹一樣引得數以千計的商家從四麵八方瘋狂湧入,使得整個西北大地的商業活動變得熱火朝天,日新月異,大放異彩。
短期看,由於李唐的不重視,導致西北王府損失了很大一筆商業稅收入。
不過,李唐怎麼可能會對這麼點三瓜兩棗錙銖必較。權當是西北王府在潛移默化奉行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的招商引資政策而已。
栽下了梧桐樹,何愁引不來金鳳凰。
隻要西北能保持繁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接下來的移民工程絕對會事半而功倍。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