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無孔不入,深入到社會最底層各個角落的監察體係,其嚴密程度,遠超大唐朝廷的“不良人”和“麗景門”,甚至比之於傳說中前朝的“梅花內衛”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孫掌櫃剛才所言的“人民戰爭”汪洋大海,其本質就是將大西北每一個普通人都變成王府的眼線和情報節點。
在這種全方麵覆蓋的監察下,任何個體的隱私都將不複存在。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種無形的、時時刻刻的監視之下,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記錄在案。
這是一種比大秦嚴刑峻法更為可怕的統治手段。它並非通過暴力威懾,而是通過構建一種“人人自危、互相監督”的社會氛圍,從根本上瓦解任何潛在的反抗組織和密謀串聯的可能性。
李唐神情泰然地端坐食桌邊,不動聲色地用眼角餘光掃視著大堂眾人,心中波瀾不驚。
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套體係的底層邏輯。
這並非是他首創,而是他從後世借鑒並加以改良的“網格化管理”與“朝陽群眾”的終極結合體。
在缺乏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古代,要實現對廣袤疆域和龐雜人口的有效控製,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社會工程學方案。
當然了,要想實施這套社會體係,前提是,必須有一個至高無上、不容置疑的信仰核心。
而在大西北,這個核心就是他——被新西北各族人民神化了的西北王,李唐!
隻要“天神庇佑”的光環不滅,隻要王府能持續不斷地提供遠超大唐、吐蕃、回鶻等政權的物質生活保障和公共安全,那麼,人民群眾就會心甘情願地成為這架龐大統治機器的螺絲釘。
雖說他們失去的是虛無縹緲的“隱私”,但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安穩生活和免於戰亂剝削的社保福利。
這筆賬,對於掙紮求生了千百年的底層老百姓而言,應該是劃算得很。
“幾位客官,看著麵生,可是從中原來?”
孫福安掌櫃收拾完櫃台,目光在李唐幾人身上打了個轉,看似隨意地問道。
熊大力哈哈一笑,粗聲粗氣地答道:“掌櫃的好眼力!我們兄弟幾個是關中人,聽聞西北如今是人間樂土,特地過來開開眼界,看看能不能尋個營生。”
這番話半真半假,是他們兄弟三個早就商量好的說辭。
那名一直沉默的胖子商賈此時卻突然開口,一雙眯縫眼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李唐,慢悠悠地說道:
“這位小哥,氣度不凡,不像是一般的江湖人。聽你剛才的談吐,對朝堂局勢頗有見地,想必出身不凡吧?”
李唐聞言心中一動。
這個胖子,從一開始就表現得與眾不同。他對西北王府政策的解讀,直指“放水養魚”的核心,遠非尋常商賈所能有的眼光。
這絕不是一個簡單角色。
李唐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回道:“老板過譽了。在下不過一介白身,讀過幾年書,喜歡胡思亂想罷了。倒是老板你,一語道破西北新政之本質,這份見識,才叫人佩服。”
這是一次無聲的試探。
胖子商賈哈哈一笑,肥肉堆疊的圓臉上,那雙小眼睛裡精光一閃而過。
“佩服不敢當。我這人,就喜歡以小見大。王爺在西北行此霹靂手段,清掃舊汙,重開新局,看似是不與民爭利,實則是要將這西北的天地,變成王府一家之私產。所有人都成了他的佃戶,為他耕種,為他做工,為他經商,最後產生的財富,終究會以各種形式,回流到王府的金庫裡。”
說完頓了頓,他接著壓低了聲音,意有所指地歎然說道:“免稅,隻是表象。當所有的生產資料、售賣渠道、乃至於定價權,都歸於王府一手掌控之時,收不收稅,又有什麼區彆?這盤棋,下得太大,太深了。”
鄭鬆、熊大力等人聽得心頭劇震,相顧駭然。這胖子竟敢如此大膽妄為直指西北王的陽謀,膽子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