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拿出超越時代千年的科技,隻會被當成妖術。
但如果將科技包裝成神學,將工業品偽裝成“神造之物”,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
他要建立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宗教,而是一個以科技為核心,披著宗教外衣的全新文明體係。
通過傾銷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徹底摧毀周邊文明脆弱的小農經濟和手工業體係,讓他們對“昆侖神造”產生嚴重的經濟依賴。
再通過傳播“科技教”,培養出一批批認同他理念的技術官僚和信徒,從思想上完成對舊有文明的改造和吞噬。
這,才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吐蕃和長安那邊,有什麼動靜?”李唐問道。
負責情報的李豹影像出現,他的聲音冰冷而精確。
“主人,根據我們部署在吐蕃邏些城的微型無人偵察機傳回的情報,吐蕃讚普赤德鬆讚,在經曆了長達三個月的內部權力鬥爭後,已經基本穩住了局勢。他處決了十五名反對派大貴族,並將兵敗的主將尚綺心兒流放。”
“同時,我們的情報顯示,他對您在新沙州展現的‘神跡’,以及我們通過各種渠道釋放出去的‘昆侖神造’物品,表現出了極大的恐懼和興趣。他多次召集苯教和佛教高僧,試圖複刻或解釋這些現象,但都以失敗告終。”
“最新情報,三天前,赤德鬆讚已經秘密派遣了一支由其心腹大臣論莽熱率領的使團,正向我新沙州而來。其目的,大概率是試探、談判,並試圖獲取我們的技術。”
李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赤德鬆讚,這位曆史上有名的吐蕃讚普,果然不是易與之輩。
在遭受了如此慘重的軍事失敗和精神衝擊後,他沒有選擇繼續頭鐵盲目對抗,而是迅速調整策略,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
這恰恰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雙方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代差”。
“長安呢?李純有什麼反應?”
“唐憲宗李純的反應更為複雜。”
李豹繼續彙報道,“他一方麵對您收複河西、重開絲路大加封賞,另一方麵,也派遣了大量的密探,試圖滲透西北,查明‘神跡’的真相。
當初他郭釗帶來的三萬大軍,名為協助防守,實則帶有監視之意。隻不過在郭釗投誠後,他息了武裝乾涉的心思,轉而增派讀書人群體進行深入了解。”
“從長安來的這些密探、軍隊和文人,大部分的關鍵人物,都已經被裴度和郭昕以各種名義,送進了軍政大學進行‘思想改造’。根據心理模型評估,三個月內,他們的忠誠度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轉向您。”
“同時,李純正在中原地區,以雷霆手段削藩。他與門閥世家的矛盾日益尖銳,短期內,他沒有足夠的精力,也絕不敢與我們西北徹底翻臉。他需要我們作為屏障,替他擋住吐蕃和回鶻的壓力。”
李唐聽完彙報,心中大定。
一切,都在按照他設計的劇本上演。
唐憲宗李純,一個有雄心壯誌的皇帝,他最大的敵人,不是遠在天邊的西北王,而是盤根錯節、深入骨髓的中原門閥。
吐蕃讚普赤德鬆讚,一個被現實敲醒的梟雄,他現在最想做的,不是報仇,而是搞清楚自己的敵人究竟是什麼,並想辦法學習、模仿,甚至超越。
他們之間微妙的平衡,無疑為李唐的“種田”和“攀科技”計劃,爭取到了最寶貴的發育時間。
“吐蕃的使團,不必阻攔,讓他們來。”
李唐下令道,“通知裴度,做好接待準備。可以讓他們參觀我們的新城,我們的學校,甚至我們的工廠——當然,是那些‘昆侖神造’的工廠。”
“姿態可以放高一點,就說,神,願意見一見迷途的羔羊。”
“至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