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眼神穿透了窗欞,仿佛看到了那因他一紙令下而波瀾驟起的天下。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平靜的種田時光已經結束,一場圍繞著貨幣、財富與權力展開的無形戰爭,已然拉開序幕。
……
長安,興慶宮,太極殿。
往日裡莊嚴肅穆的朝堂,此刻卻如同一個被引爆的火藥桶,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文武百官列於兩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央,那個須發皆白、身著緋色官袍的老者身上。
戶部尚書,杜從。
這位掌管大唐錢袋子長達十數年,以嚴謹刻板著稱的老臣,此刻正手持一份抄錄的《西北王府王字第九十八號令》,氣得渾身微微顫抖。
“陛下!”
杜從的聲音洪亮而悲憤,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內,“臣,鬥膽請問,何為‘唐幣’?以紙為錢,自古未有!此乃動搖國本,禍亂天下之舉!西北王李唐,名為大唐藩王,行事卻與謀逆何異?”
龍椅之上,唐憲宗李純麵沉如水,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唐的實力,那足以夷平山川的“天火”,那日行萬裡的“飛舟”,都是懸在朝廷頭頂的利劍。
可今日,李唐拋出的這枚“唐幣”,卻是一把無形的刀,直接插向了帝國的經濟命脈。
“杜卿,稍安勿躁。”
宰相裴垍出列,聲音沉穩,老謀深算地緩聲說道:
“西北王在文告中言明,‘唐幣’以黃金白銀為擔保,可隨時兌換。此舉雖驚世駭俗,但若真有其所言之巨額金銀作為支撐,倒也……並非全無道理。”
“裴相此言差矣!”
杜從立刻反駁,他轉向裴垍,聲色俱厲,語氣擲地有聲:
“一萬八千噸黃金!裴相,您可知這是何等概念?我大唐鼎盛之時,舉國一年稅賦折算成黃金,也不過百餘噸!
他西北彈丸之地,何來一萬八千噸黃金?這分明是彌天大謊,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其目的,就是想用一文不值的廢紙,憑空套取我中原百姓、世家、乃至國庫的真金白銀!”
杜從的話,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是啊,一萬八千噸!
這個數字太過恐怖,已經超出了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想象極限。他們無法理解,這代表著多大的財富,隻知道,這絕對不可能!
“陛下!”
杜從再次跪倒在地,重重叩首,陳情說道:
“西北苦寒,人丁稀少,焉能產出如此巨量黃金?即便這些年,西北商貨行銷天下,獲利頗豐,但其供養數十萬安西新軍,製造那匪夷所思的軍械武器,哪一樣不是吞金巨獸?收支相抵,能有結餘便已是奇跡!何來萬噸黃金儲備?”
“臣懇請陛下,立刻下旨,派員前往西北,核查其黃金儲備!若其拿不出實證,便證明此乃一場意圖搜刮天下財富的驚天陰謀!當昭告天下,禁絕‘唐幣’,並嚴懲西北王,以正視聽,安天下之心!”
杜從的奏請,立刻引來了一片附和之聲。
“臣附議!此事關乎國本,不可不察!”
“西北王此舉,與強盜無異!請陛下明鑒!”
朝堂之上,群情激奮。
這些朝臣,大多出身世家門閥,李唐的貨幣改革,直接損害了他們最核心的利益。
他們積累了數百年的金銀財富,豈能甘心換成一堆隨時可能作廢的紙片?
李純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當然也懷疑。但他更清楚,李唐不是個瘋子。他做的每一件事,背後都有著嚴密的邏輯和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
從收複安西,到商品傾銷,再到如今的貨幣改革,步步為營,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