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身風塵仆仆的裴度,便大步流星地走進了紫宸殿。
“臣,裴度,參見陛下!”
“裴卿免禮,賜座。”
李純抬了抬手,示意道:“神策軍那邊,都處置妥當了?”
“回陛下。”
裴度神情泰然地拱手答道:
“托陛下洪福,吐突承璀及其核心黨羽三十七人,已全部收押天牢,聽候陛下發落。其安插在軍中的親信將校,也已儘數革職看管。
郭釗將軍正按照您事先的部署,以安西軍精銳為骨乾,對十萬神策軍進行重新整編、甄彆。預計三日之內,便可恢複戰力,隨時聽候陛下調遣!”
“好!”
李純龍顏大悅,撫掌讚道:“裴卿與郭卿,皆是國之棟梁!此番功勞,朕記下了!”
“此皆陛下運籌帷幄之功,臣等不敢居功。”裴度謙遜道。
李純擺了擺手,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緩緩說道:
“裴卿,今日朝堂之事,想必你已聽說了。朕已將三省六部四品以上主官,儘數免職。眼下朝局動蕩,百廢待興,朕欲以你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暫代宰相之職,總領政務,你可願意?”
裴度心中一凜,他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
皇帝將幾乎整個朝廷都掀翻了,現在,需要他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並且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但也是一個千載難逢,實現他政治抱負的機會。
“臣,萬死不辭!”
裴度沒有絲毫猶豫,俯身下拜,聲音鏗鏘有力。
接到王爺的命令來長安之前,他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王爺能跟皇上兄弟同心,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朝堂新局麵。
“很好!”
李純滿意地點了點頭,欣然說道:
“朕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翰林院、集賢殿,以及那些尚未被罷黜的低階官員中,擬一份新的任命名單出來。朕的要求隻有一個:不問出身,不問派係,唯才是舉!”
“第二件事,立刻查抄吐突承璀及其黨羽的家產,所得錢糧,一半充入國庫,一半用作整編神策軍的軍費。”
“第三件事,以朝廷的名義,昭告天下,曆數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十大罪狀,命其即刻入京請罪。若他抗命不遵,朕便要發兵,親討國賊!”
一道道旨意,從李純口中發出,清晰而果決。
裴度一一領命,心中卻是波瀾壯闊。
他知道,一場名為“元和中興”的時代大幕,已經在今天,被這位年輕的帝王,用最強硬的姿態,親手拉開了!
而他裴度,將有幸成為這場大戲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
遙遠的新龜茲城,西北王府。
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正實時播放著長安城內發生的一切。
從鯤鵬飛艇降臨,到滿朝文武的醜態,再到李純最後那番雷霆萬鈞的旨意,整個過程,分毫不差地呈現在李唐眼前。
李唐靠在舒適的指揮官座椅上,手中端著一杯產自張掖的葡萄美酒,臉上帶著一絲玩味的笑容。
“李龍,給這位憲宗皇帝的表現,打個分。”
他身旁,換了一身筆挺管家服的李龍全息投影,眼中藍光微微閃爍,語氣冰冷地說道:
“根據數據庫分析,目標人物李純,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現,綜合評分為85分。”
“哦?評價這麼高?”李唐挑了挑眉。
“是的,主人。”
李龍解釋道:“目標人物精準地把握住了‘鯤鵬飛舟’所帶來的威懾力,並將其轉化為政治資本。在整個過程中,他表現出了超乎其年齡的冷靜、果決與狠戾。
他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力量衝昏頭腦,而是借力打力,一舉解決了困擾朝廷數十年的宦官專權問題,並完成了對朝堂的初步清洗,為後續推行中央集權政策鋪平了道路。其政治手腕,已具備一代雄主的雛形。”
“缺點呢?”李唐輕輕呷了一口美酒。
“缺點在於,他的所有行動,都建立在對我們力量的依賴之上。根基不穩,風險極高。一旦我們選擇撤離或改變立場,他今日所建立的一切,都將瞬間崩塌。從長遠來看,他將麵臨如何平衡對我們的依賴與維護自身皇權獨立性的巨大挑戰。”
李唐笑了笑,對李龍的分析不置可否。
“的確乾得不錯,李純。”
他看著屏幕上,李純在紫宸殿內意氣風發的身影,輕聲自語道:“比曆史上那個還需要靠著大臣死諫才下決心削藩的皇帝,要有魄力多了。”
他對李純借勢清洗朝堂的舉動,不僅不反感,反而頗為欣賞。
一個強大、統一、高效的中央朝廷,遠比一個腐朽、內耗、混亂的朝廷,更符合李唐的利益。
至少在現階段,他需要大唐這塊招牌,為他吸引和輸送足夠的人口與資源。一個能夠平定藩鎮、恢複秩序的李純,無疑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至於未來?
未來,當西北王府的工業化與全民教育完成之後,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所謂的皇權,所謂的朝廷,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