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聲音在空曠的總控製室中回蕩,清晰而有力,仿佛一枚投入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層層漣漪。
儘管第二個五年計劃還有部分項目沒有收尾,但大好形勢讓李唐覺得要是不提前開始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布局,簡直就是白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
他身後的李龍,湛藍色的電子眼閃過一抹微光。
“命令確認。‘三五計劃’第一階段,代號‘天工’,正式啟動。核心任務模塊分解中……”
巨大的環形屏幕上,上百個監控窗口瞬間整合,化為一幅龐大而複雜的立體動態地圖。
地圖之上,無數條紅藍線條縱橫交錯,一個個閃爍的光點拔地而起,勾勒出一個宏偉到令人窒息的藍圖。
“‘天工’計劃,周期為三年。核心目標有四。”
李龍的聲音如同最精準的節拍器,為這幅藍圖配上冰冷的解說。
“其一,交通網絡建設。啟動‘三橫四縱’主乾道計劃。以新龜茲為中心,向東貫通蘭州、直抵長安;向西連通碎葉、延伸至大食邊境;向南穿越昆侖,打通吐蕃高原通道。此為‘三橫’。、
以龍巢基地為樞紐,北上連接回鶻牙帳,南下直通吐蕃邏些,西進輻射中亞諸國,東出融入中原腹地。此為‘四縱’。三年內,將完成所有主乾道的路基鋪設與一級鐵路網的初步貫通,確保物資與人員的快速流動。”
“其二,工業體係標準化。於新龜茲、蘭州、沙州、龍巢基地外圍,建立四大標準化工業園區。
統一所有基礎工業品的生產規格,包括但不限於螺絲、軸承、齒輪、鋼材標號、水泥標號。實現零部件的通用與互換,為下一步的工業大爆發奠定基礎。所有技術,對計劃內成員開放授權。”
“其三,農業生產革新。成立西北農墾總局,以大型國營農場的形式,對所有新開墾土地進行集約化管理。推廣新式農具、高產作物種子與科學種植法。啟動‘人造太陽’光照育種計劃,目標在三年內,培育出適應西北各種氣候環境的專屬高產作物。”
“其四,全民教育普及。啟動‘火種計劃’。在現有掃盲夜校的基礎上,於各州縣建立標準化的初級學堂,推行九年製義務教育。
凡西北王府治下子民,無論民族、無論男女,適齡者必須入學。學雜費全免,並提供餐食補助。
同時,於新龜茲籌建‘西北行政學院’與‘西北理工學院’,麵向全民招收優秀畢業生,定向培養新時代的管理者與工程師。”
一項項指令,一個個名詞,從李龍口中吐出,每一個都足以讓這個時代的任何人感到頭暈目眩。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發展計劃,而是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用工業時代的鐵血意誌,強行塑造一個全新社會底慣架構!
李唐靜靜地聽著,目光深邃。
他知道,金融的魔術棒雖然華麗,但終究需要實體來支撐。
債券吸納來的海量資金,如果不能迅速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資產,變成推動社會前進的滾滾車輪,那最終隻會變成一場吹上天的泡沫,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他必須將這些錢,以最高效、最宏偉的方式,砸進這個世界的根基裡。
用鋼筋水泥的鐵路,將整個大陸連接成一個緊密的整體。
用標準化的齒輪,讓工業的血液在帝國的血管裡奔流。
用科學的種子,讓饑餓徹底成為曆史名詞。
更重要的,是用知識的火種,點燃億萬民眾心中沉睡千年的渴望,為這個嶄新的帝國,培養出無窮無儘的,懂得思考、擁有信念的建設者。
“校長,根據推演,‘天工’計劃如果順利實施,將使西北地區的綜合實力,在三年後,超越當前大唐、吐蕃、回鶻、大食四大勢力的總和。”
李龍最後總結道。
“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