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李唐宣布解散。
學員們帶著滿腔的激動與憧憬,三三兩兩地離開了教室。
他們的腳步比來時更加堅定有力,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被賦予神聖使命的光彩。
校長方才那一番話,以及那些超越時代的“神器”展示,已經徹底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焰。
他們不再僅僅是船山書院的學生,而是即將改變世界格局的先行者,是西北王府百年大計的奠基人!
慕容秋依舊是那個沉默的少年,他沒有與任何人交流,獨自一人走在最後。
他的手掌緊緊攥著,指甲幾乎要嵌進肉裡。仇恨的火焰在他的胸膛裡燃燒了十年,而今天,李唐為他指明了一條全新的道路。不僅僅是複仇,更是要從根源上,徹底解構那個曾經毀滅他家園的龐大帝國。
這比單純的戰場廝殺,更能讓他感到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戰栗與興奮。
楊文菁與林昭君並肩而行,少女清麗的臉龐上泛著一抹紅暈。
“昭君,你看到了嗎?校長他……他竟然連這些都為我們準備好了。”
楊文菁的聲音裡帶著一絲夢幻般的顫音,“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苦行之路,沒想到,校長早已為我們鋪就了通天坦途。”
林昭君點了點頭,眼中同樣閃爍著異彩:
“是啊,便攜式高壓氧氣設備、防寒作戰服、高原特種車輛……這些東西,聞所未聞,見所未聞。
與其說是現代工業品,不如稱之為神跡。我越來越覺得,校長並非凡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下一盤我們凡人無法窺其全貌的驚天大棋。”
“能成為校長的棋子,亦是此生之幸。”
楊文菁輕聲呢喃,目光望向李唐離去的方向,充滿了毫不掩飾的崇拜與愛慕。
王爺讓她們參與的那三個計劃,顯然是三個需要時間來深耕的長期戰略計劃。王爺不僅僅隻是希望他們成為科研領域的人才,更希望他們能全麵發展,成為一專多能的綜合素質型乾才。
另一邊,王崇文和盧思明也在低聲交談。
“思明兄,王爺此舉,可謂釜底抽薪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等今日方知,原來學問之道,竟可犀利至此,勝過千軍萬馬。”
王崇文撫掌讚歎,他那精於算計的頭腦,已經開始飛速運轉,思考著這個“吐蕃事務部”背後所蘊含的深遠意義。
盧思明則是一臉凝重:“王爺胸懷天下,我等自當竭儘所能。隻是,此事知易行難。吐蕃社會盤根錯節,貴族與寺廟勢力犬牙交錯,想要將其一一剖析,非三五年之功不可。我等責任重大,斷不可辜負王爺的期望。”
而阿拉伯王子馬蒙,則走在人群的邊緣,他看似平靜,內心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那些“法寶”,尤其是解決了內燃機高原功率衰減問題的新型發動機,對他這個來自大食的王子而言,衝擊力遠超其他人。
他深知,這種技術一旦應用在軍事上,意味著什麼。一支能夠全天候在高原山地自由馳騁的機械化部隊,將是所有山地王國的噩夢。
李唐,這位神秘的西北王,他所掌握的力量,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所能理解的範疇。
他所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是一個美好的願景,還是一種更高級、更無法抗拒的征服?
馬蒙心中充滿了敬畏與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種強烈的渴望。他必須留下來,必須深入學到會這一切背後的秘密。
哪怕隻能學到一絲皮毛,也足以讓他受益終生。
……
教室裡,隻剩下了李唐和郭昕。
郭昕看著空蕩蕩的座位,許久才從那股震撼中回過神來。他走到李唐身邊,躬身行禮,語氣中充滿了由衷的敬佩:
“王爺,末將今日,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真意。您這一手,比派出十萬大軍,還要高明百倍!”
“老郭你言重了。”
李唐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目光深遠地緩聲說道:
“軍事征服,隻能得到土地和暫時的臣服,卻得不到人心。吐蕃之所以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軍隊,更是因為他們獨特的社會結構和深入骨髓的宗教信仰。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心腹大患,就必須從思想和文化上著手。”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意味深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