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不是在打擊她,而是在進行一次最嚴酷的壓力測試。
如果連他這幾句質問都承受不住,那她根本沒有資格踏上那片土地。
娜紮的臉色微微有些發白,但她的腰杆,卻挺得更直了。
她深吸一口氣,迎著李唐銳利的目光,擲地有聲地回答:
“老師,您說得都對。地理的隔絕,人文的複雜,人性的頑固,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困難。如果學生隻是想憑借一腔熱血,那不是勇敢,是愚蠢。”
“但學生認為,您忽略了我們最大的優勢!”
“哦?”
李唐饒有興致地看著她,“說來聽聽。”
“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是‘降維打擊’!”
娜紮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那是長期跟隨李唐學習,耳濡目染下形成的獨特思維方式。
“過去的征服者,無論是亞曆山大,還是波斯帝國,他們帶給這片土地的,無非是賦稅、勞役和戰爭。
他們與當地的部族頭人、神權祭司,本質上沒有區彆,隻是更強大而已。所以,他們的征服注定無法長久。”
“但我們不一樣!”
“我們帶去的,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老師,您剛才說的地理隔絕,這的確是巨大的障礙。但是,我們可以修路!我們可以用炸藥開山,用鋼筋水泥架橋,我們可以修建出超越這個時代想象的道路網絡,將那些被隔絕的河穀連接起來。
當一個部族的孩子,可以在一天之內,去到另一個曾經需要走十天的部族去上學時,地理的隔絕就不再是問題!”
“您說的人文複雜,信仰混亂。是的,用一種信仰去對抗另一種信仰,很難。但是,如果我們用‘事實’去對抗‘虛無’呢?當我們的醫生,用一劑磺胺就能治好足以致命的感染,而他們的薩滿跳半天大神也毫無用處時,您覺得他們會信誰?
當我們的農業技術員,指導他們修建水渠,改良種子,讓他們的糧食產量翻倍,全家都能吃飽飯時,他們還會相信祭祀山神能帶來豐收嗎?”
“事實,是戳破一切虛幻信仰的最鋒利的武器!而我們‘科技教’的核心,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觀規律!”
“至於您說的人性……我相信,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人性中最根本的追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
他們排外,是因為過去的外來者給他們帶來了災難。但當我們帶去的是藥品、是糧食、是知識、是和平安定的秩序時,他們還會排斥我們嗎?”
“老師,您教過我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並不奢望一蹴而就,在整個西南九府建立新秩序。
我的計劃是,先選擇一個突破口,一個最貧窮、最封閉、最需要幫助的部族。在那裡,建立一個示範點,一個‘文明樣板區’!”
“我要讓那個部族的人,成為第一批享受到科技文明福利的人。然後,以這個樣板區為中心,讓它的光芒輻射出去。
讓周邊的部族看到,追隨我們,能過上什麼樣的好日子。這種由切身利益驅動的向心力,遠比任何武力威懾和空洞說教都更加強大,更加持久!”
一番話說完,娜紮的額頭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胸口因為激動而劇烈地起伏著。
書房裡,一片寂靜。
一直默默旁聽的林昭君,此刻已經完全被娜紮描繪的藍圖所震撼。
她看著娜紮的眼神,充滿了敬佩。她忽然明白,王爺身邊的每一個姐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綻放著獨一無二的光芒。
李唐久久沒有說話。
他隻是靜靜地看著娜紮,仿佛是第一次認識這個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學生。
他不得不承認,娜紮的成長,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
她不僅僅是學會了他傳授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運用他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她提出的“文明樣板區”的構想,精準地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這是一種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軟實力擴張戰略。
先在最薄弱的環節取得突破,建立根據地,然後通過示範效應,逐步瓦解舊的統治結構,最終實現整個區域的和平演變。
這比單純的軍事占領和經濟控製,要高明太多了。
更讓李唐感到欣慰的是,娜紮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的方麵大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宏大的戰略視野、清晰的邏輯思維、以及敢於擔當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