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送來的‘禮物’,收下了嗎?”
李唐不動聲色地緩緩問道。
“已經全部接收。”
李虎的聲音從另一側傳來,他現在負責王府的內務與安保,如數家珍般地答道:
“長孫家送來的是三萬匹上等蜀錦,以及位於洛陽的十間核心商鋪地契;範陽盧氏送來的是五千兩黃金和一萬斤精銅;清河崔氏更大方,直接送來了兩千名青壯奴隸,並表示願意協助王府在中原招募流民。”
李唐聞言,不由得笑了。
這些世家,出手果然闊綽。他們很清楚,如今的西北最缺的是什麼。不是武器,不是糧食,而是人,是能夠進行生產和建設的人口。
他們用這些李唐無法拒絕的“善意”,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利益之網,試圖將西北王府牢牢地捆綁在他們的戰車上。
“送來的奴隸和流民,全部妥善安置。告訴長孫玥,長孫家的心意我領了,洛陽的商鋪,讓她的人代為打理。
所有收益,一半用於她在中原的情報網絡建設和人才招攬,另一半,用來購買我們急需的各類書籍、工匠和特殊人才。”李唐有條不紊地吩咐道。
對於長孫玥這個主動委身投靠,並且能力出眾的女人,李唐從不吝嗇信任與授權。
他深知,想要撬動中原這塊鐵板,必須有一個像長孫玥這樣,出身世家,卻又心向自己的人作為支點。
“至於崔家和盧家。”
李唐的眼中閃過一絲玩味,微微笑道:
“禮物照單全收。回信告訴他們,西北王府歡迎所有心存良善的合作夥伴,感謝他們的慷慨解囊。本王一向認為,和氣生財,大唐的穩定與繁榮,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達了感謝,又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承諾。這種模糊的態度,正是李唐想要的。
他要讓這些世家覺得,自己是可以被拉攏的,從而讓他們不斷地加碼,不斷地向西北輸送資源。
同時,他也要讓遠在長安的唐憲宗李純看到,自己並沒有和世家完全攪和在一起,依舊是皇帝可以倚仗的“乾臣”。
利益共沾,左右逢源,從來都是李唐的拿手好戲。
“王爺,還有一件事。”
李龍繼續彙報道:“我們安插在神策軍新軍中的眼線回報,各大世家的人,已經開始向新軍中滲透。
他們主要的目標,是那些新招募的,家境貧寒卻又有一定武藝的基層軍官。通過金錢收買、許諾前程等方式,已經發展了數十名眼線。”
“這麼快就動手了?”
李唐的眉頭微微一皺,隨即舒展開來,隨即緩緩點頭說道:
“倒也不奇怪。神策軍是皇帝的禁軍,是皇權最直接的保障。他們不在這裡麵摻沙子,那才叫奇怪。”
唐憲宗李純想要效仿李唐在西北的練兵之法,對神策軍進行整編,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新軍”。這個想法很好,但執行起來,卻遠比想象中困難。
新安西軍,其核心戰鬥力來源於李唐帶來的那批絕對忠誠的班底——那些最早跟隨他的船山部落勇士,以及郭昕麾下那批見識過“神跡”的安西老卒。
他們的信仰,是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是見過超越時代的力量後,建立起來的,牢不可破。
而長安的神策軍,成分複雜,人心各異。世家的滲透,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讓我們的人暫時蟄伏,不要有任何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