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嵩山,少林寺。
千年古刹,晨鐘暮鼓,一如往常。
但在達摩院的深處,氣氛卻凝重如鐵。
當代方丈玄寂大師,手持一串紫檀佛珠,麵沉似水。
他的麵前,擺放著數份來自不同渠道的情報,所有的情報,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西北,祈連山,船山道場
“阿彌陀佛。”
玄寂大師緩緩開口,聲音洪亮而沉穩,在禪室中回蕩,“諸位師弟,想必都已看過了。終南山、武當、青城、崆峒……道門各派隱世不出的耆宿,幾乎傾巢而出,齊聚西北船山。此事,諸位如何看?”
坐在他對麵的,是達摩院首座玄苦,一個身材魁梧、麵容黝黑的老僧。他甕聲甕氣地說道:
“方丈師兄,道門那些牛鼻子,向來喜歡故弄玄虛。什麼‘共參大道’,我看不過是那西北王李唐籠絡人心的手段。我佛門六根清淨,不摻和這凡俗之事。”
“師弟此言差矣。”
開口的是藏經閣首座玄慧,他清瘦儒雅,更像一位飽學宿儒,緩聲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門與我佛門,雖同為方外之教,卻也是兩相競爭。千百年來,‘佛道之爭’,何曾斷絕?
如今道門有如此大的動作,背後又有那位權傾西北的藩王支持。若他們真研究出什麼‘人人皆可修行’的法門,廣傳天下,那我佛門的香火,又將置於何地?”
玄慧的話,讓在場所有長老都陷入了沉默。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武林之事,而是涉及到了佛門的根本——影響力。
百姓信佛,是因為佛能給予他們精神的慰藉,和來世的期盼。但如果道門能給予他們此世的“強健體魄,祛病延年”,這種最現實的好處,百姓會如何選擇?
答案不言而喻。
玄寂方丈撚動佛珠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他睜開雙眼,目中閃過一絲決斷。
“玄慧師弟所言極是。此事,我少林不能坐視不理。但那西北王李唐,以雷霆之勢擊潰吐蕃數十萬大軍,其麾下軍力之盛,遠非我等江湖門派可比。我等此去,非為爭鬥,而是為求‘法’。”
他看向玄苦,正色說道:“玄苦師弟,你從達摩院挑選三十六名棍法精湛、佛法亦有根基的弟子,由你親自帶隊。”
“是,方丈!”玄苦應道。
玄寂又轉向玄慧:“玄慧師弟,你從藏經閣挑選十二名通讀經義、聰慧敏銳的弟子,隨玄苦師弟一同前往。”
“遵法旨。”
玄慧合十行禮。
最後,玄寂方丈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西北方向,悠悠說道:
“告訴弟子們,此行西北,放下門戶之見。武僧,去見識一下那所謂的‘船山鍛體術’,與我少林七十二絕技,孰優孰劣;文僧,去聽一聽那所謂的‘格物致知’,與我佛門‘明心見性’,有何異同。”
“我少林立寺數百年,海納百川,方有今日之盛。若那西北真有‘他山之石’,我們取來,琢我佛門之‘玉’,又有何不可?”
“若其是外道邪魔……”玄寂的眼中閃過一絲金剛怒目之色,“我少林,亦當行霹靂手段,以正視聽!”
“阿彌陀佛,方丈大智慧!”眾長老齊齊合十。
次日,一支由武僧和文僧組成的特殊隊伍,悄然離開了嵩山,一路向西,朝著那風雲彙聚的中心行去。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