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隨之而來的,是一股熟悉的、令人心安的淡淡幽香。
“王爺,夜深了,露重風寒。”
楊文菁的聲音輕柔如水,她將一件織工精細的羊絨披風,輕輕披在了李唐的肩上。
李唐沒有回頭,隻是將目光從深邃的夜空中收回,輕輕“嗯”了一聲。
“你怎麼來了?”
“我看王爺獨自在此站了許久,有些擔心。”
楊文菁走到他身側,與他並肩而立,學著他的樣子,眺望遠方。
夜色下的蘭州城,已經與一年前截然不同。
雖然還無法做到後世那種不夜城的輝煌,但在幾條主乾道和王府周邊,一排排明亮的電燈已經取代了昏黃的燈籠,將街道照得清晰可見。
星星點點的光芒,彙聚成一片光的海洋,在這九世紀的暗夜裡,顯得如此夢幻,如此不真實。
“文菁,你看這片燈火。”
李唐忽然開口,聲音帶著一絲感慨,“每一盞燈,都代表著一個家庭,代表著一份希望。而我們的事業,就是要讓這樣的燈火,照亮整個華夏,乃至整個世界。”
楊文菁靜靜地聽著,美眸中異彩漣漣。
她總是這樣,沉醉於李唐那超越時代的宏大視野之中。
尋常男子,所求不過封侯拜相,開疆拓土。而她的男人,胸中裝的卻是整個文明的未來。
“王爺的宏願,必能實現。”她輕聲說道,語氣無比堅定,“文菁不才,願為王爺點亮其中一盞燈。”
李唐聞言,轉過頭,看著身邊清麗脫俗的女子。
月光與燈火交織的光輝,灑在她白皙無瑕的臉頰上,宛如上好的羊脂美玉,溫潤而剔透。
她的眼神清澈而專注,倒映著他的身影,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他一人。
李唐心中一動,伸出手,輕輕握住了她微涼的柔荑。
楊文菁嬌軀微微一顫,卻沒有掙脫,反而順從地讓他握緊,臉上飛起一抹動人的紅霞,連耳根都變得滾燙。
“科學院和大學的籌備工作,辛苦你了。”李唐的聲音溫柔了許多。
“能為王爺分憂,是文菁的榮幸。”
楊文菁低下頭,聲音細若蚊蚋,“隻是……隻是其中涉及的學識太過浩瀚,許多東西,文菁也是邊學邊做,生怕辜負了王爺的期望。”
李唐笑了笑,捏了捏她的小手,柔聲說道:
“無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你更懂這些了。我交給你的那些書籍和資料,你慢慢看,慢慢消化。我們的教育體係,是要麵向未來一百年,甚至更久遠的,不必急於一時。基礎一定要打牢。”
“嗯,文菁明白。”
兩人就這樣靜靜地站著,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
良久,楊文菁似乎鼓足了勇氣,輕聲問道:
“王爺,關於‘東方民族大學’,您……您真的打算讓娜紮妹妹和尼孜姐姐她們來負責嗎?”
她問得小心翼翼,生怕引起李唐的誤會。
李唐知道她的顧慮,坦然道:
“不錯。娜紮來自回紇,尼孜是契丹人,她們的身份,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義。由她們出麵,去接觸和管理那些來自草原、來自吐蕃的貴族子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既是對她們的鍛煉,也是我向所有非漢民族釋放的一個明確信號——在西北,隻要你有能力,願意學習,就能得到重用,無論你的出身和過去。”
“可是……”楊文菁還是有些擔憂,“她們畢竟……畢竟在學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