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低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夜風拂過觀星台,帶著一絲高原獨有的清冷。
他的目光深邃如淵,仿佛已經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看到了中原大地上即將上演的血腥大戲。
這盤棋,他早已推演了無數遍。
從他走出祁連山的那一刻起,中原的每一次動蕩,每一次權力更迭,都在他的計算之內。
他就像一個最冷靜的獵手,耐心地等待著獵物自己耗儘體力,流乾鮮血。
觀星台下,整個西北王府的龐大機器,已經隨著他剛才下達的一連串命令,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一道道加密電波劃破夜空,從觀星台下的總通訊中心,射向四麵八方。
黃河西岸,原本處於二級戰備狀態的第一、第二混成旅,在接到命令的半個小時內,便完成了所有戰前動員。
無數軍官的嘶吼聲、士兵們整齊的腳步聲、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啟動時的轟鳴聲,彙成了一曲鋼鐵與烈火的交響樂。
在總指揮拓跋庫莫的指揮下,兩個旅共計一萬兩千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開始向預定陣地開拔。
一麵麵繡著“唐”字的巨大軍旗在探照燈的光芒下獵獵作響,無數裝甲車、牽引式火炮和後勤卡車組成鋼鐵洪流,沿著新修築的戰備公路,直撲黃河岸邊。
這支軍隊並沒有絲毫要渡河的意思,但他們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強烈的威懾力。
炮兵陣地在距離河岸十公裡的地方便開始構築,巨大的155毫米榴彈炮昂起黑洞洞的炮口,斜指蒼穹,仿佛隨時能將死亡的鐵雨傾瀉到對岸。
這股龐大的軍事壓力,就像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了所有覬覦河東之地的勢力心頭。
無論是朝廷還是叛軍,在動手之前,都必須掂量一下,是否願意承受來自西麵這頭猛虎的雷霆一擊。
與此同時,政務院所在的王府西區,燈火通明。
剛剛從睡夢中被叫醒的裴度,沒有絲毫怨言。他披上外衣,一邊聽著傳令官複述王爺的指令,一邊大步流星地走向自己的辦公室。
“中原移民接收安置辦公室……”裴度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欽佩交織的光芒。
王爺的深謀遠慮,總是能讓他這個自詡智計過人的前朝宰相感到由衷的折服。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戰爭本身時,王爺卻已經看到了戰爭背後那最寶貴的財富——人!
“立即傳令!”裴度坐鎮辦公室,大腦飛速運轉,一道道指令從他口中有條不紊地發出。
“民政部,立即抽調精乾人員,組建辦公室主體框架!我要在一夜之間,看到完整的組織架構和辦事流程!”
“交通部,立刻規劃出三條主要的移民接收路線,沿途設立休息站、補給點和醫療站。確保所有流民在進入我西北地界後,有飯吃,有水喝,病有所醫!”
“建設部,立即啟動‘安居計劃’二級預案。在蘭州、武威、張掖等地,立刻開始興建新的移民安置區。我要標準化的住宅、學校、醫院!所有建材,從戰備倉庫裡調撥!”
“財政部,撥付專項資金,確保所有移民接收工作萬無一失!錢不是問題,王爺說了,人,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整個政務院係統,就像一台被按下了啟動鍵的精密機器,無數官吏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起來。
一份份文件被起草、審核、下發;一筆筆資金被核算、調撥、到位;一批批物資被清點、裝車、運往前線。
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在可以預見的大規模流民潮到來之前,建立起一個高效、有序、充滿人文關懷的接收體係。
宣傳部的動作同樣迅速。
在李唐的親自指導下,西北的宣傳體係早已脫離了古代那種貼告示、喊口號的低級模式。
由祁連山基地生產的高性能印刷機開始瘋狂運轉,雪白的紙張流水般地進入機器,出來時便印滿了清晰的宋體字——《告大唐同胞書》。
“……戰火無情,人間有愛。當此國難之際,西北王府秉持‘保境安民、不涉內戰’之宗旨,願為所有飽受戰火摧殘之同胞,提供一片安身立命之淨土……”
“……凡我大唐子民,不論男女老幼,不論士農工商,隻要願意西來,西北王府皆敞開懷抱,一視同仁。凡來西北者,官府授田百畝、分配屋舍,三年之內,免除一切賦稅徭役……”
“……這裡有絕對的安全,這裡有充足的食物,這裡有光明的未來。同胞們,向西走!西方,有一片名為‘西北’的樂土,在等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