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呼延灼等人“通賊謀反”的罪名傳遍朝野時,汴京朝堂上的暗流愈發洶湧。以王黼為首的大臣們望著三次征討梁山皆慘敗的戰報,麵麵相覷。雕龍畫棟的德政殿內,檀香嫋嫋,卻掩不住滿室焦灼。
“陛下,”王黼撩起廣袖,躬身奏道,“梁山賊寇雖悍,但久戰勞民傷財。臣以為,莫若招安,化戾氣為羽翼,既可彰顯陛下仁德,又能為朝廷所用……”
趙佶把玩著手中的和田玉扳指,眸中閃過一絲猶豫。想起梁山劫法場、劫朝廷欽犯,自己在皇宮裡遭劫持的狼狽,心中雖恨,但更貪戀皇位穩固後的奢靡安逸。“卿言正合朕意。隻是……何人願往?”
殿內鴉雀無聲,高俅、童貫等人垂首斂目,生怕被點中。招安梁山本就非易事,若談不攏,難免成替罪羊。就在氣氛凝滯時,一個清朗之聲刺破沉寂:“臣宗澤,願往梁山泊!”
眾人循聲望去,見階下立著一人,年約五旬,身形清瘦卻腰背挺直,須眉間自有一股浩然正氣。此人正是宗澤,雖官職不高,卻以剛正不阿、心係蒼生聞名。他深知梁山之事若不妥善解決,受苦的終究是百姓,故而挺身而出。趙佶大喜過望,即刻命人擬旨,又賜下錦緞美酒,命宗澤速速啟程。
三月上旬,春寒料峭。宗澤一行行至梁山泊邊,隻見石碣村炊煙嫋嫋,村頭粥房內,老弱婦孺排成長隊,梁山嘍囉正有條不紊地施粥分糧。流民們麵黃肌瘦,衣不蔽體,懷中抱著啼哭的嬰兒,手中的粗陶碗被凍得發紅。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捧著粥碗,老淚縱橫:“多謝好漢們,讓我這把老骨頭不至於餓死……”還有人對著梁山方向磕頭致謝,額頭在地上磕出咚咚聲響。
宗澤望著這一幕,想起朝廷中奸臣克扣賑災糧款,致使百姓流離失所,不禁長歎:“梁山雖為草寇,卻行仁義之事;朝廷本應為民,卻反不如草莽。”他心中清楚,這些流民大多是因土地兼並失去家園。權貴豪強在朝廷縱容下,大肆圈占良田,百姓淪為佃戶後仍被苛捐雜稅盤剝,遇上災年便隻能背井離鄉。更甚者,朝廷推行的“括田令”,美其名曰擴充國庫,實則是助紂為虐,將無數農民的土地收歸官府,再轉手賣給豪強,致使流民如潮。
此時,朱貴正在東山酒店忙碌,忽有嘍囉疾奔而入:“頭領!朝廷來人,說帶著聖旨要招安!”朱貴神色一凜,立刻命人放飛信鴿。
梁山泊上,鼓聲驟響。王倫聞訊,心中微動。他早聞宗澤之名,知其乃忠義之士,靖康年間力抗金兵,最終憂憤絕食而亡,實乃大宋脊梁。“速速有請宗大人!”王倫整衣束冠,率領眾頭領在聚義廳相迎。
不多時,宗澤身著緋色官袍,手持明黃聖旨,穩步而入。他麵容剛毅,目光如炬,雖長途跋涉,卻不見絲毫疲憊。“梁山泊眾頭領聽旨——”宗澤展開聖旨,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有容乃大,以德服人’。梁山泊諸將雖曾有冒犯之舉,然朕念天下蒼生,不忍刀兵相加。今特開天恩,既往不咎。若爾等誠心歸降,朕必厚待,高官顯爵,指日可待。朕素聞梁山王倫義薄雲天,願與卿結為兄弟,共安天下。特封王倫等為保義郎,賜宅邸良田,望爾等棄暗投明,為朝廷效力,欽此!”
殿內頓時炸開了鍋。徐寧、呼延灼下意識要跪,卻被左右頭領死死拉住,這才驚覺自己已是草寇之身。李逵暴跳如雷,兩把板斧重重砸在桌上,震得酒碗亂飛:“放他娘的狗屁!誰要和那皇帝稱兄弟?當年劫他時,嚇得尿褲子的慫貨,也配!”
秦明更是怒目圓睜:“保義郎?五十二階中的第五十階?這分明是羞辱!我等在梁山替天行道,豈受此等醃臢官職!”
王倫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目光轉向宗澤,神色凝重:“宗大人,在下敬重您的忠義,但這詔書,恕我難以從命。皇帝雖言不計前嫌,可朝堂上高俅、楊戩等六賊當道,殘害忠良。像王進兄弟,不過得罪高俅,便被逼得遠走他鄉;林衝兄弟更是被設計陷害,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險些家破人亡……”
王進、林衝聞言,眼眶通紅,胸中怒火翻湧。林衝想起昔日為了救自己娘子,王倫劫持皇帝,自己被逼上梁山的悲慘遭遇,雙拳緊握;王進則憶起自己母親被高俅派人當麵殺死,要不是梁山眾人拚死相救,自己已經被殺,心中滿是悲憤。
王倫繼續道:“再者,皇帝昏聵,沉迷道教,大興土木修建艮嶽,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那年劫持皇帝,親眼見他一路諂媚求活,全無天子骨氣,隻知享樂。如今流民遍野,難道不是皇帝之過?”
宗澤麵色數變,張了張嘴,卻難以辯駁。他雖心懷天下,卻也深知朝中奸佞橫行,皇帝昏庸。良久,他長歎一聲:“王寨主所言,確有實情。然天下天下,在於蒼生。如今遼人虎視眈眈,國內流民四起,若梁山能助朝廷平定邊患、肅清奸佞,豈不比落草為寇更能造福百姓?以諸位之本領,在朝廷必能大展拳腳,青史留名。”
王倫抱拳行禮,語氣堅定:“宗大人的好意,王某心領。但我梁山兄弟,隻為‘忠義’二字。這‘忠’,是忠於百姓,而非昏君;這‘義’,是兄弟情義,而非官場虛情。在這梁山,我們保護的是一方百姓;若入了朝堂,恐成奸臣手中刀,助紂為虐。剛您說流民四起,根源正是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權貴豪強肆意兼並土地,朝廷不僅不製止,反而推行‘括田令’助紂為虐。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交不上賦稅,隻能賣兒鬻女,四處乞討。陛下口口聲聲為蒼生,卻縱容奸臣,放任權貴,這天下的苦難,他難辭其咎!”
今日放宗大人下山,招安之事不要再提。”
宗澤望著廳內群情激憤的梁山好漢,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此次招安,終究是無功而返。臨行前,他深深一揖:“王寨主,他日若有需要,宗某願為諸位說項。望他日相見,你我皆無愧於心。”說罷,轉身離去。
望著宗澤遠去的背影,王倫心中感慨萬千。他望向聚義廳外,石碣村的粥房依舊人來人往,那些流民雖然困苦,卻因梁山的庇護暫時有了生機。或許在這亂世之中,堅守本心,守護百姓,才是真正的忠義之道。
喜歡王倫逆天改命稱帝請大家收藏:()王倫逆天改命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