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老總深知這個計劃的風險性,用八路軍的幾個旅去對抗鬼子的兩個師團的部隊,在人數上確實不占優勢。
然而,八路軍並非毫無勝算。首先,八路軍的重火力裝備齊全,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人數上的不足。
其次,如今的幾個旅都已經按照偵察營的模式進行了改編,具備更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更為關鍵的是,其中有兩個旅是經曆過殘酷血戰洗禮的,尤其是386旅,
其旅長更是渾身散發著殺氣,手下的六個團的戰士們也都充滿了戾氣,宛如殺神降臨人世。
鬼子們顯然還沒有適應這種沒有重火力支援的戰鬥方式,儘管目前並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有土八路會前來進攻。
畢竟,對於這些狂妄自大的鬼子來說,他們從未想過會有土八路膽敢對兩個師團的帝國部隊發動攻擊,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此,在鬼子宿營的外圍,僅僅隻有一些簡單的防禦設施,如鐵絲網和簡易的沙包工事。
然而,最為關鍵的環形工事卻並未被挖掘,因為鬼子們一直計劃在短暫休整後,便立即開赴晉西,參與到對土八路的圍剿計劃中去。
就在這時,“開炮!”栓子的炮隊率先發出了怒吼,炮彈如雨點般砸向了鬼子的營地。
由於距離較遠,他們已經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用大拇指來估算發射距離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原本使用的倭國60迫擊炮,在這次戰鬥中被林風巧妙地更換成了漂亮國的120重型迫擊炮。
每門重型迫擊炮都由六個人組成一個小組,這種新的編製不僅使炮擊更加精準,還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戰鬥模式——快速拆裝迫擊炮。
這一創新在戰場上具有極大的優勢,能夠讓炮兵陣地迅速轉移,給鬼子造成出其不意的打擊,大大提高了戰鬥的突然性和有效性。
“距,距”,伴隨著一聲聲沉悶而又急促的迫擊炮發射聲,幾十發迫擊炮彈如離弦之箭一般,拖著長長的呼嘯聲,直直地朝著鬼子的營地疾馳而去。
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當年倭國部隊侵略華夏時,他們就是憑借著重火力的優勢,對華夏部隊進行了突然打擊,
將守軍的防守信心一點點地消磨殆儘。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局麵已經完全顛倒過來。
現在,鬼子們失去了重火力的支持,而八路軍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多種火炮支援的進攻部隊。
“轟轟轟”,偵察營的重型迫擊炮彈如雨點般砸落在鬼子的營地裡,每一次爆炸都猶如驚雷一般震撼人心。
所到之處,鬼子們被爆炸的氣浪掀翻在地,狼狽不堪。
這種重型迫擊炮彈的戰鬥部裝有好幾斤高爆炸藥,其爆炸威力極其強大,令人瞠目結舌。
即便是鬼子中的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樣根據炮彈的呼嘯聲來判斷躲避方向。
因為這種炮彈的殺傷範圍竟然達到了好幾十米方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要知道,原本60毫米迫擊炮彈的殺傷範圍不過十幾米而已,可如今土八路的炮彈殺傷範圍竟然如此之大,這讓鬼子老兵們都有些坐不住了。
而那些新兵們更是被嚇得魂飛魄散,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像無頭蒼蠅一樣在營地裡四處亂竄。
偵察營的炮兵陣地巧妙地隱藏在離鬼子營地六七公裡的地方,這個距離既保證了安全,又能讓鬼子兵完全無法察覺。
當偵察營的炮擊如雷霆般突然爆發時,八路軍其他的幾個92步兵炮團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場火力盛宴。
這些92步兵炮的射程比120重型迫擊炮還要遠一些,因此它們的陣地被安排在偵察營炮隊的後方,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火力網。
幾個炮團同時開火,上百門92步兵炮爭先恐後地噴吐著怒火,仿佛要將這片土地都點燃。
大旅長站在靠前的位置,手持望遠鏡,緊張而興奮地觀察著前方的鬼子陣地。
他的嘴角幾乎咧到了耳根,心中暗自感歎:“特娘的,老子終於能和鬼子打一場像樣的炮戰了!”
然而,他的想法有些偏差。這並不是一場公平的炮戰,而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鬼子們完全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擊打得措手不及,他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如何躲避炮彈的襲擊上,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而就在他們忙於應對炮擊的時候,後麵的步兵炮也加入了這場殺戮,讓鬼子們陷入了更加絕望的境地。
喜歡魂穿抗日年代請大家收藏:()魂穿抗日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