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梅爾覺得,庫爾德人需要英雄。而薩拉丁,就是庫爾德人的英雄。
他在心裡暗道‘在這個男人的領導下,也許庫爾德人,真的會有自己的國家。’
西斯梅爾回想起了年輕的時候的自己。
那個時候他毅然脫離土庫區,加入了東庫組織。
他並不是因為自己出身東庫小城,才脫離土庫區,他是真心的想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的理想就是東庫區可以像伊拉克北庫區一樣,建立自己的政府,最後建立庫爾德斯坦。
為此,他認同強人政治,也認同英雄的存在。
他覺得東庫區的高層可以像伊拉克庫區的巴爾紮尼家族一樣。
但是到最後,西斯梅爾悲哀的發現他錯了。
他認清了東庫爾德領導人的本質,這是一群丟失了理想的人。
他們天真的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希望美國人可以扶持以色列一樣扶持庫爾德。
東庫爾德領導人難道不明白,美國人隻是利用庫爾德嗎?
這些人當然心裡非常明白,但是他們裝作不清楚,裝作被美國人欺騙而已。
曾經的西斯梅爾想努力的說服東庫爾高層,最後換來的隻是冰冷的一句。
‘建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大量的石油資源都進入了政府的腰包。’
這句話徹底的傷透了西斯梅爾的心。
他悲憤欲絕,最後又深深地無奈。
‘是啊,建國哪有現在好。沒建國的情況下,資源屬於他們。然後和美軍一勾結,私下交易石油。他們的個人賬戶錢就不停地增加。’
從此他對東庫爾德徹底的失望了。
這已經不是一個兩個爛透了,而是一群人爛透了。
真正為了建國事業奮鬥,最有理想的那批人,已經死在了戰場上。
剩下的都是些貪生怕死,把獨立運動當做生意的一幫人。
劣幣驅逐良幣,在這個上麵表現的淋漓儘致。
時隔多年,西斯梅爾重新回到了西庫爾德人的阿夫林,這個被譽為庫爾德人精神支柱之一的地方。
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當年在庫爾德遊擊隊中的氛圍、團結、積極,樂觀、向上。
尤其是庫爾德風暴旅給他帶來了太多驚喜。
西斯梅爾覺得,無論庫爾德風暴旅背後支持者是誰,這些庫爾德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的。
他們為了庫爾德事業,在流血,在犧牲。
如果未來是這些人領導庫爾德運動,他認為這是有前途的,有希望的。
西斯梅爾決定徹底和東庫爾德決裂,投入薩拉丁麾下。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