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格29機群和f15戰機,即將進入近距離格鬥階段的時刻。s戰術導彈的襲擊。
36枚速度在3馬赫的戰術導彈,由機場附近的兩個山毛櫸導彈營負責攔截。
12輛9a317發射車,十幾秒時間內打出了36枚防空攔截彈。s戰術導彈。攔截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
在同海馬斯的實戰對抗中,山毛櫸導彈營是沒辦法打出全部攔截彈的。
雖然理論上,兩個山毛櫸導彈營是可以打出全部72枚攔截導彈,以二對一的攔截方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的攔截率。
但是,那畢竟是理論。
那麼做的後果就是,兩個山毛櫸導彈營直接裸奔,徹底成了擺設。s戰術導彈後,會進行快速裝填,他們的裝填速度為8分鐘。s戰術導彈後,通過裝填車輛,最快10分鐘後就可以再次發射下一個批次。
而山毛櫸導彈在打空了防空導彈後,需要通過車輛裝填的速度是15分鐘。而且這還是一個理論數據,實際上一個導彈營有6輛發射車,但是裝填車隻有3輛。
實戰中裝填速度至少要50分鐘。
沒有任何辦法,在s300不能提供遠程第一波攔截的情況下,光靠山毛櫸提供中程攔截,是應對不了海馬斯的飽和打擊的。
在s300放棄攔截的時刻,就注定了蓋亞拉空軍基地會遭受一定的損失。s戰術導彈,被鎧甲防空係統打爆了7枚。有4枚落到了蓋亞拉空軍基地。
其中兩枚的是動能彈,分彆準確的擊中機場的兩條跑道。另外兩枚是子母高爆彈,打擊了米格29的機庫。造成了3架米格29被擊毀。
這次打擊造成蓋亞拉空軍基地,短時間內沒辦法降落飛機。
不過,米格29可以借助剩餘的跑道,進行低效率的戰機起飛。
在蓋亞拉遭到打擊的同時,米格29戰鬥機中隊從三個方向和兩個f15戰鬥機中隊,展開了近距離空戰。
米格29最大的缺點就是雷達和複雜的機械操控方式。
機載雷達的落後,讓他在中遠距離作戰十分吃虧。
複雜的機械操控方式,對飛行時長不足的飛行員十分不友好。
路明通過精心的設計,讓米格29擁有了和f15近距離戰鬥的機會。
克隆人高素質的飛行員,完全彌補了米格29戰機複雜的操作方式。
米格29複雜的操控方式對於高水平的飛行員來說,完全是戰力倍增器。
在北約內部的對抗中,德國米格29戰鬥機飛行員曾經在近距離空戰中,暴揍整個歐洲戰鬥機飛行員,把他們虐出心理陰影。
在和f15近距離空戰中,米格29戰機最大的優勢在於雙環交彙戰術。
米格29戰機在700公裡的低速中,擁有每秒28°的瞬間轉彎能力,也擁有每秒20.1°的持續轉彎能力。
而f15的持續轉彎能力隻有每秒19.2°。
也就是說每一秒,米格29戰機會比f15戰機擁有1°的轉彎優勢。
這在雙環交彙戰鬥中是極大的戰術優勢,這代表米格29戰機有很大的幾率先用機頭指向f15,可以擁有先開火的權利。
f15唯一可以對米格29戰機取得優勢的就是使用單環交彙戰術,直接切入米格29戰機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