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津詹的陷落,造成了土耳其乃至於世界巨大的震撼。
這個城市的陷落標誌著連貫土耳其東西兩端的主要交通徹底被斬斷。
在埃爾津詹攻防戰開始的時候,眾多軍事評論員就預測這是一個漫長的絞肉機戰鬥。
比如,召忠將軍就一再強調。
‘土耳其丟不起埃爾津詹,這是關係到土耳其國運的戰鬥。’
‘土耳其絕對會拚命,這就是中東版的斯大林格勒!’
‘土耳其會調集所有人力物力,全力增援埃爾津詹。這絕對是一場漫長的城市攻防戰。’
結果,就三天的時間。
這個丟不起的城市,直接就被庫爾德武裝占領了。
這種啪啪打臉的感覺,差點讓各大軍事評論員直接自閉。
庫爾德武裝強橫的地麵戰鬥力,震驚了整個北約。
在北約的軍事情報裡,庫爾德武裝在埃爾津詹的巷戰中,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
他們悍不畏死的突破了土耳其多條城市內部的防線,打的土耳其人心驚肉跳。
這些士兵根本不管土耳其狙擊手的狙擊,就是拚命向前突擊。
他們用嫻熟的戰術動作,逼迫狙擊手不停的開槍狙擊突擊隊。
他們用以命換命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徹底打光了土耳其的狙擊手。
土耳其第7突擊旅的25名狙擊手,實際上隻不過消滅了百人的突擊隊。
平均一人隻不過才進行了四次有效的狙擊,就被消滅掉。
巷戰一旦沒有士氣問題。
狙擊手的威力是被無限減弱的。
悍不畏死的快速突擊加上庫爾德空軍各種殘暴的殺傷武器,這種殘酷的打法,直接打崩潰了土耳其軍隊。
最終,士氣崩潰的土耳其軍隊,徹底崩潰在城市巷戰中。
北約眾多軍事觀察員,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巷戰為什麼會打成這個樣子,四千人的一個突擊旅,在守城戰中被兩千人的進攻方擊潰。
如果說這支部隊戰鬥力低下,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為第三軍是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經常參加北約內的軍事演習。
對於第三軍下屬作戰部隊的水平,北約各國是心中有數的。
這場巷戰給北約各國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忌憚。
尤其是華盛頓政府,對於庫爾德人的勢如破竹的切割土耳其,已經沒辦法繼續忍耐了。
為此,北約緊急召開了多輪會議,討論啟動北約條約問題。
不過,這次雖然是華盛頓政府牽頭,但北約內部的多數國家興趣平平。
他們的態度十分明確。
‘讓我出錢甚至出裝備都可以,出兵就免談了!’
對於這點,華盛頓政府十分頭疼。
但要讓他自己出兵,他也是不願意的。
在庫爾德武裝空投溫壓彈和鋁熱劑後,地麵戰爭已經全麵轉向了製空權爭奪。
如果沒有製空權作戰,那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傷亡去打。
這是華盛頓政府承受不起的損失。
況且,庫爾德政府手裡還有幾千戰俘沒有和華盛頓政府交換。
在這個階段,華盛頓政府確實不宜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但庫爾德人勢如破竹的鯨吞土耳其東部領土,已經嚴重的偏離了他自身的戰略規劃。
按照華盛頓政府的計劃,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的戰爭預計會持續3到5年。
華盛頓政府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戰略布局。
華盛頓政府期待雙方相互鎖喉,但容忍不了一方把另一方三下五除二的ko。
為此,華盛頓政府隻能想辦法阻止庫爾德人的橫掃之勢。
讓土耳其和庫爾德人回到相互鎖喉的態勢上。
對於土耳其來說,現在的形勢太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