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
大量來自於土耳其的新聞,充斥的各大媒體頭條。
信息之多,讓全世界關注土耳其大戰的吃瓜群眾目不暇接。
庫爾德空軍展現出強大的進攻能力,讓各方勢力心有餘悸。
一個小時之內,打崩了德黑蘭6個防空營。
這種碾壓的戰績,直接讓德黑蘭顏麵掃地。
德黑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開始質疑宗教領袖出兵土耳其的決定。
現在的德黑蘭政治,出現了一種詭異的變化。
原本,出兵土耳其讓改革派歡呼雀躍。他們覺得,這是宗教領袖在擁抱西方世界的實際行動。
但庫爾德武裝凶猛的戰鬥力,讓這些世俗改革派鴉雀無聲。
世俗改革派在軍方的主要力量,來自於高技術兵種,比如空軍和防空部隊。
當年,他們能撐住沒被清算,掌握空軍是直接因素。
那個時代的德黑蘭,是培養不出f14飛行員的。
所有f14飛行員或多或少的,同王朝有一些關係。
而這些改革派,在封鎖的背景下也可以讓空軍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無論是走私還是彆的途徑,改革派都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這就是兩代宗教領袖,沒有清算他們的原因。
華盛頓政府熱衷於封鎖德黑蘭,實際上就是幫助德黑蘭改革派‘挾洋自重’,也可以說是幫助改革派獲利。
在封鎖的背景下,很多德黑蘭做不到的事,隻能改革派去做。
這些年,他們通過掌控經濟,搞仿製研發,逐漸掌握了防空部隊。
慢慢擴大了改革派在德黑蘭軍方的勢力。
可一次空地大戰,直接打光了改革派幾代人在軍方的努力。
6個防空營被一掃而空。
他們再次被保守派為首的軍方壓製。
但保守派在軍方出兵土耳其的問題,也分成了兩派。
激進的一派認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維持住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的戰爭。
他們傾向於在西方世界的支援下,同庫爾德武裝在土耳其東部地區決戰。
保守一派則認為,積蓄力量,在邊境大規模構築防線才是王道。
隻要有穩固的防線,可以坐看北約和庫爾德人打生打死。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這也是德黑蘭政治的弊端,保守派實力強大,擁有絕對力量。
但形成不了合力。
世俗改革派實力雖然弱小,但內部團結。
尤其是在伊斯蘭革命後,這些改革派並沒有遭到清算。
這些源自於王朝時代的親美派,是德黑蘭世俗化改革的急先鋒。
他們高呼‘私有化’,深得德黑蘭內部人心。
這就和當年紅色帝國的‘戈’派一樣,看似弱小,但在‘私有化’這個大殺器下,沒準有多少人暗地裡認同。
在共同的‘私有化’目標下,這些人異常團結。
他們堅信可以複製紅色帝國‘戈’派乾翻一眾將軍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