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殲16對海打擊小隊開始突防的時刻,位於高空的殲16對海打擊小隊獲得了空警200和‘無偵’9提供的打擊數據。
他們使用大迎角高拋模式,發射了4枚鷹擊12重型反艦導彈。
在4枚鷹擊12反艦導彈發射後,空警200迅速接管了導彈的中段引導,指揮導彈向‘萊特灣’導彈巡洋艦飛去。
鷹擊12反艦導彈在高拋模式下,飛行高度在兩萬米的高空,他的射程高達400多公裡,擁有非常良好的突防性能。
鷹擊12反艦導彈在發射初期,立刻被美軍e2預警機的偵察發現。
美軍通過雷達數據和彈道飛行軌跡,迅速判斷出這是大型反艦導彈。
霎那間,美軍喬治布什航母戰鬥群各支艦艇的警報狂響不停。
喬治布什航母戰鬥群配屬的驅逐艦部隊是第26驅逐艦隊。
包括“尼茨”號驅逐艦、“特魯斯頓”號驅逐艦、“德爾伯特·d·布萊克”號驅逐艦三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這三艘驅逐艦呈三角形,把喬治布什號航母圍在了中間,組成了一個相距40公裡的內層防空網絡。
而單獨前出的‘萊特灣’巡洋艦,隻能獲得來自於三角形頂端的‘尼茨’號區驅逐艦的掩護。
鷹擊12高達2馬赫的巡航速度,飛越400公裡隻需要10分鐘左右,這還是不考慮末端加速的情況下。
實際上留給‘萊特灣’和‘尼茨’號的反應時間是非常短暫的。
當鷹擊12導彈飛行到300公裡的時刻,萊特灣發射了8枚標準6導彈進行第一批攔截。
8枚標準6的攔截方式是采用高拋彈道的方式攔截鷹擊12。
他們把8枚標準6導彈打到2萬5米的高度,用高打低的方式,攔截來襲的鷹擊導彈。
在美軍標準6即將完成最後的攔截俯衝之時,鷹擊12迅速啟動中段‘大扇麵轉彎’。
在4馬赫的加速下,4枚鷹擊12迅速擺脫了8枚來襲標準6的攔截。
標準6最大速度隻有3.5馬赫。
這就意味著,一旦錯過了雙方的交彙攔截點,就沒有尾追攔截的可能。
無奈的美軍,再次發射了第2批8枚標準6攔截彈。
這批導彈同樣以高拋模式在高空進行2次攔截。
這次,鷹擊12枚沒辦法在進行‘大扇麵轉彎’。
因為他的發射距離太遠,導彈的能量留存,隻能支持他進行一次‘大扇麵轉彎’和加速。
隻能略微調整飛行軌跡,躲避來襲導彈。
在標準6的高速俯衝攔截中,3枚鷹擊12被攔截。
但剩下的一枚鷹擊12更讓萊特灣巡洋艦頭疼。
經過了‘大扇麵轉彎’,美軍已經確定了來襲導彈的型號。
他們知道,這種反艦導彈的在末端可以玩更多的花活。
與此同時,4架進行超低空突防的殲16戰機抵達了攻擊位置。120導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