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土耳其政府和庫爾德政府都對科尼亞戰役非常樂觀,雙方不停的調兵遣將,繼續擴大科尼亞戰役的規模。
土耳其調動第四集團軍愛琴海方麵軍)下屬第19機步旅和兩棲作戰旅進入科尼亞。
他們準備在科尼亞和庫爾德風暴師死磕。
科尼亞城內。
庫爾德風暴師102旅略微休整後,開始對土耳其190海軍陸戰營發起了猛攻。1水陸兩棲輕型坦克和bd4型空降步戰車為核心,配備台風vdv裝甲車組成適應多地形的兩棲作戰旅
他們的旅級支援火力,配備“荷花”空投式122毫米自行火炮和“燃料木”自行迫擊炮,組成近戰火力支援炮兵。
這個火力配置,完全就是專業打巷戰的近戰騎臉輸出部隊。
d4型步兵戰車,是標準的機步營。
這兩個機步營通過自行火炮近距離支援,形成了巷戰步炮協同模式。d4雖然防護能力不足,但火力還是非常夠用的。
這是俄式裝備的典型特征。p3步兵戰車類似。
區彆無非就是在機槍火力上,稍微被削弱。d4步戰車液壓機械懸掛裝置可使車輛升高和降低40厘米的高低,進而擁有更高的戰場機動性能和通過性能,更加適應巷戰。
這種步兵戰車投入巷戰,完全就是一個大殺器。
這從根本上,解決了一線作戰部隊火力不足的缺陷。1水陸兩棲輕型坦克,配合步戰車打擊土耳其的在巷戰內的裝甲單位。
一時時間,102旅的突擊打的科尼亞守軍連連後退。
在防線的中央,土耳其守軍被撕裂了一個寬度三百米的突破口。
科尼亞土耳其指揮部。
土耳其兩棲作戰旅指揮官阿爾達十分惱火的把情報拍在了桌子上。
他一把抓起掛在牆上的外衣,向門外衝去。
“指揮官,前沿陣地太危險!庫爾德武裝已經突破了第190陸戰營的防線。”
一名參謀軍官,用身體擋在了門前,對阿爾達勸阻道。
阿爾達怒氣衝衝的對著這名參謀軍官大喊。
“滾蛋!你閃開!”
“指揮官!”
阿爾達一把推開這名軍官,準備繼續向門外走去。
但眾多參謀軍官已經反應過來,他們將阿爾達團團圍住,不讓阿爾達出門。
見此情景,阿爾達知道硬來是不行了。
他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大聲說道。
“預備隊上去了嗎?”
“還在增援的途中,大概還有10分鐘抵達一線陣地。”
阿爾達點了點頭,立刻拿出望遠鏡,向前方望去。
眼見確實有援軍在城市內穿行,他的心態也略微放鬆了一些。
他嚴肅的對周圍的軍官解釋道。
“既然有援軍上去了。我們前往一線陣地,也沒有多大危險了。”
阿爾達看眾人毫無反應,繼續解釋道。
“我需要清楚的了解,這支庫爾德攻城部隊的戰鬥力!”
話說到這個份上,眾多參謀眼見阻止不了指揮官,他們也不再勸說。
隻能簡單收拾一下,隨同指揮官一同前往一線陣地。
無獨有偶的是,庫爾德第102旅的指揮官卡瓦哈爾,也來到了一線陣地。
他的目的,也是要近距離觀看土耳其精銳的海軍陸戰隊在巷戰中的表現。
卡瓦哈爾是路明早期招募的係統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