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穿越前,工黨已經勢微,基本和小黨派沒什麼區彆。
曾經的最大黨派,淪落到這個地步,原因有太多了。
中東國家基本都麵臨世俗和宗教的選擇。
工黨的理念,比較世俗化。
他治理國家的理念更多傾向於社會主義製度,而自由聯盟更傾向於西方的自由經濟體係。
90年代的帝國沉沒,給特拉維夫帶來了太多的變化。
上百萬帝國遺民,跑到了這個地方。
然後,遺民在這裡全盤否定帝國製度,成為了自由聯盟最穩固的票倉?
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而在外交上,工黨對於和周邊鄰國的相處政策,更傾向於和平相處,用談判解決問題。
這是因為老一輩人,對於戰爭的創傷記憶猶新。
工黨的選票,基本都是來自於大城市和老一輩的定居點。
隨著老一輩人的離世,新一代年輕人對戰爭根本沒概念。
而周邊的一眾鄰國也確實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這就讓工黨的理念越發的不受歡迎。
不過,路明的出現,讓工黨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尤其是拉卡政府一頓刷火箭,實際上等於給工黨在刷選票。
所以,邁克爾冒著巨大的風險,也要來和路明談談。
這場談判,雙方相談甚歡。
雙方在拉卡政府和特拉維夫政府之間衝突的解決上,初步達成了一致。
1月14日。
特拉維夫政府工黨領袖艾薩克.赫爾佐格宣布我將孤身前往拉卡,為特拉維夫人民帶來和平。
隨後,他的專機降落在拉卡城內,同拉卡政府展開談判。
一天後,艾薩克同拉卡政府總理塞伊夫簽署了【特拉友好和平協議備忘錄】。
特拉維夫執政黨自由聯盟,逐條分析備忘錄上的每一個條款,希望找到艾薩克賣國的證據。
然而,事實讓他們大失所望。
拉卡政府並沒有任何的苛刻條件,隻是單純的友好和平協議。
一時之間,艾薩克成為了特拉維夫的孤膽英雄。
他的支持率,節節攀升。
尤其是在工黨即將失守的海法,他的支持率直接暴漲到百分之九十七。
這對於即將在3月舉行的議會選舉,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隨後,特拉維夫政府和華國二建簽署了上百億美元的基建大單。
這份訂單的內容,包括了海法地區140座橋梁的修複和重建工作。
特拉維夫政府算是在戈蘭高地的建設上嘗到了甜頭,他們發現有華國企業施工建設的工地,拉卡政府的打擊是比較克製的。
比如,這次在海法的華國工地周圍,一枚火箭彈也沒有落下。
基於這個隱晦的目的,特拉維夫政府不但提前通過上港集團在新海法港口的建設項目投標,還邀請上港集團重建海法港。
然而,上港集團也沒慣著對方。
他們大筆一揮,不但把25年的特許經營權直接改為了50年,還把修複海法港口的報價提升了百分之三百。
這個報價,直接高於歐美企業的報價百分之十五。
特拉維夫政府雖然氣不過。
但基於安全考慮,他們還是捏著鼻子認了。
在項目簽署的第2天,路明收到了華國央行的通知。
拉卡政府的信用評級被調高,無息貸款額度增加了一千億人民幣……
喜歡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