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
當全世界媒體聚焦阿富汗北部衝突的時候,半島電視台再次爆出猛料。
【費盧傑淪陷】的新聞標題成了全世界媒體的頭版頭條。
現在,各國網友看中東局勢都覺得頭皮發麻,整個中東地區打成了一鍋粥。
庫爾德和德黑蘭的戰爭剛結束,伊拉克國內再起波瀾。
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兵組成的聯軍在費盧傑巷戰敗下陣來,丟失了這個重要的戰略要點。
在費盧傑巷戰中,伊拉克政府軍竭儘全力的去阻擊舍邁爾第二集團軍。
但這支同is武裝戰鬥磨礪出來的部隊,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他們在炮兵的掩護下,逐屋和伊拉克政府軍爭奪。
費盧傑之戰,是雙方一次硬碰硬的戰略決戰。
伊拉克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兵出動了8萬地麵部隊,對陣舍邁爾第二集團軍的三萬地麵部隊。
在兵力方麵,伊拉克聯軍擁有絕對優勢。
不過,伊拉克聯軍無論在火力投送還是人員素質方麵,都和第二集團軍的差距非常大。
這就導致伊拉克政府軍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在城內防守,也需要承擔更多的炮火殺傷。
雙方的戰損比例,因此也上升到3比1。
第二集團軍傷亡2500人,伊拉克政府軍的傷亡8000人。
在如此大的傷亡下,伊拉克政府軍還是咬牙的堅持著。
這是因為伊拉卡政府已經把這場戰鬥上升到宗教聖戰的層麵上。
舍伊塔特部落代表的是遜尼派武裝力量,而伊拉克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兵代表的是什葉派武裝力量。
這場戰鬥,也被宣傳成了宗教聖戰。在巷戰的前兩個月,‘宗教聖戰’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聖戰的加持下,伊拉卡政府軍和什葉派武裝爆發了驚人的戰鬥意誌。
但進入1月後,‘宗教聖戰’遭到了巨大的反噬。
這種反噬主要就是來自於什葉派民兵武裝的內亂。
什葉派民兵組織在德黑蘭解體後失去了外部援助,內部的矛盾逐漸激化。
什葉派民兵的第三股力量阿薩伊布哈克組織內部首先發生了混亂。
這個組織效忠的對象不是某個政府,而是效忠於大阿亞圖拉教宗)。
在德黑蘭政府分裂後,阿薩伊布哈克組織在政治綱領上陷入了路線鬥爭,根本管不了外部的情況。
阿薩伊布哈克的混亂,造成了嚴重的連鎖反應。
伊拉克真主黨和人民動員力量在政治理念上有嚴重的衝突,在失去了大阿亞圖拉的調停後阿薩伊布哈克的武力壓製),雙方發生了大規模火拚,根本管不了費盧傑巷戰的戰況。
什葉派民兵的混亂,嚴重動搖了伊拉克政府軍的軍心士氣。
導致政府軍在費盧傑巷戰中徹底支撐不住,逐漸被趕出城區。
費盧傑郊區政府軍指揮部。
伊拉克政府軍指揮官阿卜杜勒薩阿迪中將氣憤的大喊。
“看看新聞都說了什麼!你們這幫廢物!現在……立刻……立刻組織部隊進行反攻!”
第13裝甲師指揮官希勒一臉焦急的看著薩阿迪,急切的說道。
“將軍!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撤回巴格達!”
薩阿迪聞言,麵色一沉。
“慌什麼!成何體統!你沒看大家都沒著急嗎?”
“先組織一波反攻!然後我們再考慮撤退!”
希勒一臉錯愕的看著對方,指著周圍的將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