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德政府會議室燈火通明,三巨頭各司其職,討論著關於和莫斯科交惡的事宜。
阿巴多出身庫爾德工黨,同莫斯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在骨子裡,深深地畏懼著帝國。
“我們還是不要把對方逼迫太狠,留下一些談判的空間。”
西斯梅冷笑著把一份外交照會被撕碎扔進廢紙簍,轉頭看向薩拉丁。
薩拉丁見狀,毫不猶豫在"攤牌計劃"文件上簽字。
……
淩晨三點,黑海沿岸的野戰機場突然亮起刺眼光束,一陣陣戰機引擎的轟鳴聲過後,24架米格29像銀色利箭依次刺破夜空,朝著黑海方向飛去。
與此同時,梅爾濟豐空軍基地的警報聲劃破地中海式的黎明。
跑道燈光依次亮起,18架殲16帶著引擎的轟鳴拔地而起……
百公裡外的巴丁基地,14架同型戰機正沿著海岸線低空掠過,機翼尖端的渦流在海麵上卷起細碎的浪花。
這些戰機在黑海上空編織成密不透風的空中屏障,阻擋著可能來犯的敵人。
當第一縷陽光掠過小亞細亞半島的的懸崖,馬拉蒂亞基地的跑道已經騰起白霧。
48架運20像展開大象漫步,依次升空,貨艙裡碼放整齊的155毫米炮彈透過舷窗,能看到彈體上的黃色標識在顛簸中微微顫動。
領航機長看著儀表盤上的航線,分配著每架次飛機的具體航線。
一架運20裝載了上千發炮彈,很難在一個機場卸貨。
而且,以運20優秀的性能,前線很多機場可以降落。
4.8萬發炮彈——意味著單日運輸量足夠對岸的高強度打上七天。
藍黃軍陣地的觀測手最先發現天際線的黑點。
他大聲呼叫著後方。
當第一架運20在後方機場降落,地勤人員撬開貨艙門的瞬間,炮彈箱在貨櫃整齊的排列著。
基地的藍黃軍士兵興奮的大喊著。
“朋友!你的駕駛技術太棒了!”
一名士兵衝上機艙內部,迫不及待的撬開了彈藥箱,露出整齊排列的黃銅彈體。
隨後,他興奮到了極點。
“哈哈,都是好貨啊!”
隨後,他們就招呼著設備叉下貨物進行轉運。
一名幫忙檢驗彈藥的炮手突然挺直腰杆,他注意到今天運來的不僅有常規彈藥,還有幾箱特殊的彈藥——那是他們期盼已久的"遠程彈藥"。
三天後,大量炮彈補充到了多條戰線上,發揮了巨大戰術的作用。
前線觀察員在日誌裡寫道。"敵軍的裝甲車在炮火中像被大錘敲碎的餅乾……"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庫爾德空軍的戰略運輸並沒有停止的架勢。
參與戰略運輸的運20已經達到了64架。
他們掠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沿著安全的海域對藍黃軍戰場進行著支援。
他們貨艙裡的炮彈,足夠讓這片戰場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繼續保持著令人膽寒的火力密度。
唯一可惜的是,藍黃政府隻能支付百分之五十的現金。但他們發明了一個新的方式抵債——返航的運輸機裡裝滿了雜七雜八的物資,這些都是華盛頓曾經的援助。
……
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大帝一腳踹翻了座椅,大聲的咆哮著。
“混蛋!庫爾德人現在連裝都不裝了。明目張膽的支援我們的敵人!”
台下一片沉默……
大帝看著一眾將軍,頗為不滿的點名。
“蘇洛維金,你來說說!我們怎麼阻止庫爾德人的戰略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