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晨霧還未散儘,拉卡第二集團軍的炮群已在河岸密林裡完成最後的炮擊準備。
隨著炮兵指揮官一聲令下,二十四門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同時掀去偽裝網……
“目標:日軍第七裝甲師團前沿軍事目標,齊射準備!”
通訊頻道裡傳來短促的指令。
asn206無人機早已在戰區上空準備就緒,光電探頭正將日軍陣地的紅外熱成像實時傳回指揮車。
屏幕上閃爍的熱源點如同被標記的獵物,其中那個持續散發高溫的區域,正是日軍炮兵陣地的隱蔽掩體。
在阿曼東部,沒有合適的地形構建強硬的炮兵工事,隻能通過機動和偽裝,躲避敵人的炮擊。
所以,日軍悲劇了。
首輪齊射的轟鳴聲揚起了陣陣塵土,炮彈在無人機引導下劃出精準的拋物線,當第一團火光在日軍陣地綻放時,指揮車的坐標顯示器上跳出一組紅色數字——cep4.7米。
拉卡炮兵旅指揮官見狀大喜,大聲喊道。
“五發極速射,射擊完畢立刻撤退。”
日軍炮兵陣地上,升騰起一團團恐怖的火球——不停的有炮位被點燃,進而引起猛烈的殉爆。
日軍在前沿炮兵在遭遇打擊後,後方的一片混亂。
第七裝甲師團擁有多級炮兵體係,大口徑火炮位於戰場後方。
他們在接到命令後,倉促通過反炮兵雷達指示的目標進行反擊,完全沒有統一的協調指揮。
訓練強度大的精銳部隊,同樣需要實戰來鍛煉。
第七裝甲師團的悲劇就是訓練很好,但第一次實戰就遇到了經驗豐富且裝備先進的拉卡炮兵。
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炮兵陣地升騰起的煙塵,早已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彩虹4無人機全程監視著可疑區域。
他們也錯誤的估算了拉卡炮兵的反應時間——拉卡炮兵的數字化能力,讓他們的反擊速度快的驚人。
當日軍大口徑火炮倉促射出的炮彈還未落地,拉卡炮兵的校射已經開始。
asn206和彩虹4交換著數據,很快由asn206傳回的彈著點偏差數據,炮兵的火控係統接到數據後自動修正。
三分鐘後,日軍炮群所在的窪地變成了翻騰的火海。
短短幾分鐘,日軍炮兵部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左翼發現日軍裝甲部隊移動,判斷是聯隊級武裝!”
通訊器裡突然響起無人機操作手的報告。
百公裡外的高空,bzk005正舒展著二十米長的翼展,將日軍試圖迂回的坦克集群清晰地呈現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
這些鋼鐵洪流在無人機的持續追蹤下無所遁形,每一次轉向、每一次停頓都被精確記錄。
日軍在這個階段,還幻想著用“板載衝鋒”解決對麵的敵人。
但拉卡第二集團軍根本不給這個機會。
拉卡裝甲部隊隻是嚴陣以待,並不準備同日軍發動裝甲決戰。
他們靜靜的等待著。
一個小時後,一個營的龍卷風火箭炮開始發動反裝甲打擊。55k1末敏火箭彈直衝雲霄,直奔日軍第七裝甲師團第二聯隊行進路線發動打擊。
幾分鐘後,末敏火箭彈抵達第二聯隊上空……
天空中呈現了一種末日般的場景——600多個小傘花,緩緩下降。55k1火箭彈內置的5枚otiv3彈頭,采用雙頻紅外引導頭,彈頭在下降的過程中,同時展開傳感器天線探測裝甲目標。
這些彈頭穿甲能力一般,可對30度傾角的鋼板實現70毫米的穿甲能力。但作為攻頂彈藥,這個穿甲能力完全夠用。
突然,一聲聲爆炸聲響起。
一輛輛行進間的坦克、裝甲車被從天而降的彈藥攻頂。
在一團團火焰升騰之中,車輛的殉爆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