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什哈德方向,拉卡空軍受限於空軍基地數量,很難維持大規模機群的出擊。
在沒有係統基地加持下,拉卡空軍也隻能用常規的方式保持戰機的出勤率。
在馬什哈德空軍基地,地勤整備戰機工作全部統一空優配置。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簡化地勤工作流程,增加空軍出勤率。
比如,在空軍地勤掛彈任務中,空優掛架因重量輕,50小時才需要維護檢查一次,而對地攻擊的複合掛架,20小時就需要探傷檢查。
在比如,空優掛彈小組隻需要3個人,掛彈采用統一的145毫米直徑適配器,掛一枚彈需要三分多鐘,總掛載時間20多分鐘。
而對地混合掛載的地勤組需要5個人,彈藥需要連接慣性導航係統和激光製導模塊,掛彈時間要達到40分鐘以上。
至於設備上,空優彈藥僅需使用電動掛彈車和通用檢測台,而對地彈藥需額外調用激光製導吊艙校準儀和電磁兼容性測試設備。
各種原因結合在一起,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空優掛載會比混合掛載戰機出勤率提高百分之25。
在空軍製空權爭奪上,空軍基地的地勤組數量和規模,才是決定性的力量。
所以,拉卡空軍在空軍基地數量處於弱勢的情況下,隻能選擇放棄空軍對地打擊,選擇純空優掛載爭奪製空權。
……
隨著拉卡空軍殲16中隊進入阿夫沙爾帝國西南部空軍基地,俄空軍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們同樣選擇以空優掛載的方式增加出勤率,以數量的優勢壓製拉卡空軍的殲16機群。
而雙方空軍戰機都選擇空優掛載配置,地麵的防空導彈旅成為了堅不可摧的防線。
在6號的空戰後,俄空軍謹慎了許多,他們活動在自己地麵防空掩護區域,儘可能不深入對方的防空網絡。
雙方的空戰,直接變成了相互牽製,誰也奈何不了對方。
阿夫沙爾帝國軍方向的戰鬥,徹底演變成陸軍決勝。
……
1月9日,馬什哈德巷戰已經持續了一周的時間。
在拉卡空軍不停的戰略空運的支援下,城內的形勢越發的對近衛二十集團軍不利。
“魔眼三號鎖定目標,坐標……”
“確認俄軍近衛二十集團軍突擊群,正在蘇萊曼清真寺西側街道集結。”
希瑞趴在馬什哈德中央銀行的穹頂閣樓,耳機裡傳來無人機操作員的聲音。
他舔了舔乾裂的嘴唇,透過狙擊步槍的瞄準鏡,看見二十多個俄軍士兵正依托廢棄公交站構建防線。
領頭的上尉正用紅外測距儀掃視街對麵的百貨大樓……
三公裡外的拉卡炮兵陣地,四輛05式履帶155榴彈炮正趴在乾涸的河床裡。
炮長阿米爾手中拿著平板電腦,查看著各種數據。
“校射無人機升空,數據鏈同步。”
他按下通話鍵時,儀表盤上的彈道解算係統已經跳出一串參數——仰角40度,裝藥號3,引信延時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