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歐美媒體的頭版幾乎被同一場“勝利敘事”壟斷。
《紐約時報》用整版篇幅刊登了聯軍兩棲突擊艦衝灘的航拍圖,標題《從仁川到沙漠:“烙鐵”如何燙穿拉卡防線》,文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傲慢。
“當拉卡士兵還在抱怨罐頭過期時,聯軍的機械化集群已踩著月光衝過乾涸河床——他們的防禦情報,或許還停留在駱駝傳信的年代。”
巴黎《費加羅報》的專欄作家在電視鏡頭前比劃著地圖,指尖重重戳在101空中突擊師行軍路線。
“我們的衛星圖像顯示,這裡的防禦工事連一輛皮卡都擋不住。拉卡指揮官大概以為,聯軍會像觀光客一樣沿著高速公路慢慢推進?”
畫麵切到聯軍傘兵在蘇丹王子空軍基地上空跳傘的視頻,主播調侃。
“他們甚至沒給基地裝個像樣的鐵絲網?”
柏林《圖片報》的頭版更直白,用加粗黑體寫著《拉卡的“馬其諾防線”脆弱的像張紙——劇烈擴張後兵力不足。》,配圖是聯軍士兵在被炸毀的補給站裡,對著拉卡士兵遺留的“防禦部署圖”發笑——那張圖上,標注著沙特境內拉卡政府軍的兵力空虛。
英國天空新聞台請來的軍事專家對著衛星對比圖侃侃而談。
“仁川登陸靠的是潮汐,‘烙鐵’行動靠的是拉卡的愚蠢。他們擴張速度太快,並沒有足夠的野戰部隊,南部集中了拉卡和舍邁爾聯盟的三個集團軍,黎凡特地區駐守著第三和新組建的第四集團軍。”
“他們在短短一年內,鯨吞了數倍於己的領土還不滿足,還要抽調為數不多的野戰部隊圍攻阿曼。”
“是拉卡政府的野心,葬送了一切!”
……
塔布卡空軍基地。
路明看著天空電視台主持人和邀請的嘉賓侃侃而談,輕聲笑了笑。
這次訪談節目邀請的嘉賓還是有一定水平的。
至少,他道出了拉卡目前的窘境——拉卡政府和舍邁爾聯盟的擴張速度遠超過野戰機動部隊的建設速度。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路明隻完成了拉卡第四集團軍的建設。
而這個集團軍隻能優先駐紮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
當三大集團軍圍攻阿曼後,沙特境內自然就露出了兵力空檔。
不過,這個破綻是路明有意為之的。
美軍行動圖和路明專機飛行路線
美軍既然部署了大量機動部隊在戰略的角度威脅拉卡政府,路明更不可能被牽著鼻子走。
他在南北布置重兵集團而故意賣破綻給北約突擊,就像一個人單挑一群人,還故意露出破綻挑釁。
老大就算能沉住氣,小老弟們也各懷心思,這種挑釁最傷害老大的威望。
尤其是北約各國左思右想,也找不到輸的理由。
在華盛頓高層看來,突入拉卡腹地的行動雖然危險,但這是一個極具誘惑的行動。
隻要突入利雅德腹地的部隊扛得住拉卡政府軍的反撲,拉卡南部三個集團軍就是甕中之鱉。
至少在表麵上看,南部三個集團軍的後勤補給全部依賴從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運輸。
而占領利雅德,就是給南部三個集團軍拔氧氣管。
缺氧的的三個集團軍,會被美軍在南北夾擊中毀滅,中東問題也迎刃而解。
況且,華盛頓也沒有任何退路——拉卡抓住阿曼東部美軍三個師,就是在逼迫美軍狗急跳牆。
這是一種戰略上的擠壓,隻要拉卡政府沒有談判的意思,華盛頓政府就得孤注一擲。
電視背景音裡,倫敦某電台正播放著改編版《仁川登陸曲》,歌詞被改成了“拉卡的防線,像餅乾一樣脆”。
路明冷笑著關閉了電視,拍了拍公主的屁股。
“走,我帶你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