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中午我請客,咱們吃餃子!”
小孫記性還不算很爛,奇道:“福平哥,你不是沒錢嗎?”
楊福平下巴一揚:“對啊,去我們家門口的二葷鋪子,刷臉我能掛賬啊。
彆地兒,那就得你們請了。”
正準備提出意見的老錢,聞言截住了話:“我就愛吃餃子,要不是吃不起,恨不得天天吃!”
二平抿嘴兒樂,這摳門老錢,臉皮真厚。
小孫看破不說破,偷著自己樂。
有餃子吃,福安臉上的笑容也挺燦爛。
於是門一關,幾個老爺們一起,奔著楊福平他們胡同斜對麵兒的二葷鋪子走起。
正值飯點兒。
生意,不怎麼好。
就一進門當頭一桌,坐了倆老頭,一盤炒餅一碗送的湯。
就著半斤散簍子估計要喝上個把時辰。
所以一見楊福平帶著四個爺們兒進門,王老板立馬堆上了笑:“呦,福平呐,有些日子沒見著了,這是打哪兒發財呐?”
楊福平用手畫個圈兒:“我能去哪兒,我就跟那蒙眼拉磨的驢似的,就擱一個地方轉圈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都是我糧店的兄弟,今兒來你這打個牙祭。
哦對了,老王,今兒湊巧沒帶錢,晚上回家給你送來。”
要不說王老板是做慣了買賣的,臉色一點兒沒變:“咱倆這關係,我還不信你嘛,先點,真錯了三兩天不湊手的也沒關係。”
楊福平還沒搭話呢,喝酒的倆老頭笑了:“老王,咱們爺們兒雖說點的少點兒,好賴是現錢。
這位小爺張嘴就是掛賬,咱們店,能賒欠?”
王老板頓時有些卡頓,這口子可不能開。
不然用不上一個月,自己這小店,掛賬能能掛沒了。
楊福平穩穩拖住了這句話沒讓掉地上:“怎麼能是掛賬呢,我王叔這店,小本生意,向來不能掛賬。
這不就開在我家門口嗎?
饞的我也不想來回折騰,就晚會兒給錢的事兒。
不是賒欠啊!”
老頭也沒有找事兒的意思,抬頭笑笑,沒抓著賒欠兩字兒不放。
王老板微微鬆了口氣,走到楊福平桌前問問吃什麼菜。
楊福平讓老王看著掂對倆菜,不過今兒沒有肉餡兒餃子,隻能一人點了半斤韭菜雞蛋的餃子。
這可就奇了怪了。
就這麼兩桌人,也沒存在被人吃完的可能啊。
那就隻可能,老王沒肉。
楊福平歪頭看老王:“這是怎麼話兒說的?餃子店沒肉?”
老王直搖頭:“價太高了,好肉買不起,買了也賣不掉。除了炒餅準備了點兒肉絲,這段兒時間就先素著吧!不過心肝肚肺都有啊!”
10月上旬,由於華北產棉區和災區缺糧,糧價帶頭上漲;綏遠解放後,棉布的需要量增加,又引起紗布上漲。因此,北京物價自10月7日起,又有新的波動。到10月28日,因防鼠疫,京綏線交通封鎖,商人乘機囤積居奇,造成“糧荒”,引起群眾心理恐慌,爭購煤糧,形成11月11、12兩日物價上漲的高峰。10日伏地小米每斤440元,12日竟漲到800元;10日門煤甲塊每噸價8.1萬元,13日竟漲到16.5萬元。[注]王敬:《北京市一年來的穩定物價工作》)
喜歡活在民國當順民請大家收藏:()活在民國當順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