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到曹操就到。
林老師先說完茶莊這兩天來人給捎的話,然後倆人就著冬天的菜價貴且樣式少聊了起來,小孫女眼尖,擺著倆手就衝著胡同口跑去,一邊跑一邊嘴裡喊著:“娘,娘!”
楊遠信一抬眼,錢媽跟兒媳婦倆人一前一後的走進了胡同。
隻見兒媳婦摸索下小孫女的腦袋,往她嘴裡塞了個什麼東西,然後把手裡的油紙包遞給錢媽,自己把孩子抱了起來。
走到近處,才跟楊遠信打招呼:“爹,今兒去的不湊巧,咱們這邊兒的菜場,就剩下點兒爛白菜葉子,碰到熟人,給勻了一把豆芽和一小塊兒豆腐。”
楊遠信點點頭,把自己手上的籃子也給了錢媽:“正好林老師送來了兩根兒蘿卜,天冷,晚上燉個豆腐,再燒個蘿卜。”
林老師笑眯眯的接過騰空的籃子,告辭回家。
一個胡同裡這會兒彌漫的都是食物的味道,燉豆腐跟棒子麵兒窩頭各有各的輪回之所,好吃不好的,也是一日三餐,四季更迭。
老楊家的菜端上桌子後,錢媽先捧了一碗送到隔壁。
林老師讓媳婦換個碗,謝過楊掌櫃。
錢媽走了之後,林老師對媳婦齜著大白牙樂道:“我怎麼說來著,楊掌櫃的跟他家老爺子一樣,是個厚道人!
倆稀巴爛賤的蘿卜換一碗油汪汪的白菜豆腐粉條,任是一點兒虧都不帶讓咱們吃。”
呂秀玲鼻子一擰:“先彆盤算了,再不下筷子,湯都沒了,剩下的全是白菜幫子!”
林老師仔細一看,家裡兩個小子眼疾手快,已經下筷子夾粉條了。
大閨女玉娟翻過年就十三啦,可能歲數大了點兒,要臉,這會兒拿著筷子吃的有點兒秀氣。
林老師夾了塊兒豆腐放到閨女碗裡:“吃吧,跟著倆小子客氣,這不明擺著吃虧嗎。”
嘴裡說著,又快手給媳婦夾了一塊兒。
笑著笑著,眼睛有點兒水光。
就這麼一眨眼,水光又沒了,還是那個天天窮樂嗬的林老師。
隔壁老楊家吃著飯也在說著林老師。
楊福平也納悶:“林老師收入也不算低吧,怎麼平日裡看他們家過日子緊緊巴巴的,一點兒餘糧都沒留的樣子。”
楊遠信端上自家的碗舒舒坦坦的喝了半碗小米粥,這才開口道:“林老師家本來還湊合,老家是天津衛的,家裡有房子有地的,來四九城上大學,媳婦也是識詩書曉文墨的女中學生,留京結婚後,家裡還給買了咱們隔壁的院子。
咱們這一個胡同,幾家的麵積左右錯不了多少,都是正正經經的獨戶的四合院兒,“三正兩耳”,東西廂房配上四間倒座房。
兜裡沒點兒銀子,根本買不起這宅子。你想想,當初林老師家境怎麼樣?
結果37年小本子不當人子,除了林老師在四九城,老家其他人不是炸死了就是失蹤了。林老師他媳婦,生他們家老三的時候,差點兒沒救過來,借了咱們街上的老馬家的高利貸去的洋人的醫院。
要不是咱們家你爺爺作保,又自己借給了他一半,那錢他能還到孫子輩兒,這不七八年兒了,直到前年才算還清。
這操蛋的世道,聽說政府供職的這些個人,也是拿法幣糊弄事兒呢。
他家你秀玲嬸子,天兒一冷就在家倒騰點兒洞子菜,好跟人換糧食,一個月下來,比林老師掙的糧食還多點兒呢!
且熬著吧!”
楊福平有些後悔提起來這個話題,有些時候,耳朵一堵,日子也還能過。
不提彆人就提自己家吧,楊福平跟他爹詢問:“我四爺家的那個小寡婦,事兒算辦完了嗎?”
楊遠信筷子一頓,娘的,差點兒給這人忘了。
於是看看一桌子兒孫,跟媳婦交代:“福平媽,明天你帶著福安一起去,找個拉房纖兒房屋中介)幫她尋下房子,彆往咱們這邊尋摸,差不離陪她一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