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帶魚的鮮香讓楊福安回味到了元旦。
這個讓底層老百姓聽起來好像跟自己沒多大關係似的節日。
畢竟熱鬨是上麵的,放假也是上麵的,跟沒有隔夜糧的牛馬們毫不相乾。
到了正日子這天,氣氛照舊被商家跟報紙渲染的熱鬨起來。
畢竟國府要求“商民一體懸掛國旗”,還彆說什麼東西多了起來,不是看著惡心就是看著喜慶。
好多商家,趁著過節搞起了什麼打折的活動。
就連衛東家都躊躇了下,打出了二十斤以上免費送貨的旗號。
楊福平覺著,這個優惠沒多大吸引力。
買的多的老主顧,本來就要送貨上門。
買的少的,人家還不放心再過一手呢。
不過讓大家開心的一點是,中午加餐。
幫忙送飯的婆子,久違的換了個食盒,從裡麵拿出了兩盤小炒一小盆湯。
雖說一看就是二葷鋪子的手藝,可也是葷腥啊。
一盤子焦溜肥腸,一盤子溜肝尖,一盆酸辣湯。
今兒這飯菜,不能拿著吃了,於是征用了財務室的桌子。
老錢先把窩頭分好,歎口氣:“就是少點兒東西。”
小孫咽了口口水:“這還少,都趕上我們家過年了。”
楊福平心領神會:“是不是覺著少了兩盅?”
老錢笑的看不見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想歸想,反正也實現不了,於是招呼著開始吃飯。
沒有一個手慢的,一陣風卷殘雲後,桌上就不剩多少東西了。
小孫拿著最後一口窩頭,掰開沾乾淨了盤子上的菜湯,往嘴裡一塞,咽下去之後舒舒服服的打了個飽嗝。
“這酸辣湯,裡邊也沒放什麼稀罕的東西,可彆人做的就是比自己家做的好吃,你說奇怪不奇怪。”
老錢張口:“不奇怪,彆看裡麵就是些個豬血條跟豆腐條,可人家舍得下料啊,那麼些胡椒明油,你家裡舍得放?”
小孫笑了:“那也倒是。”
許是因為今天大小是個節,天公作美,是個冬日裡少有的暖陽天。
街麵上的人也多了不少。
有去買菜的嬸子大娘,買不買的,順道進糧店問了句價格。
知道沒變之後,擓著籃子扭頭就走了。
小孫剛報出來價兒,臉上堆出來的笑還沒落下來呢,看著不同補丁的灰布大褂這麼一進一出,一進一出。
來回兩三次之後,憋不住跟二平嘀嘀咕咕:“這啥毛病,糧價沒漲就不買了,提價了就趕緊過來買,想不通。”
二平眼裡有活,看見木櫃邊兒上的粉末,趕緊用布給擦進去,不管是麵兒還是灰,總歸進了木櫃裡麵再出來,都能賣錢。
本來不想跟小孫說話,可擱不住他一直在屁股後麵叨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