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的送貨,二平跟楊福安都沒吱聲,默認讓小孫去。
一是他認識路,另外也想著不去爭主家可能給的仨瓜倆棗。
再加上同一個胡同,小孫還能回家看一眼。
老錢自打吃完飯,就貓在財務室裡,拿了兩張舊報紙看了起來。
這些個小九九,他是向來不插手。
小孫也明白店裡的哥幾個在照顧他,一切都在不言中,肩膀上墊塊襯布,背著就出門了。
這一趟走的,時間既不長也不短。
看小孫回來時的神色,有些古怪。
店裡有人,二平看了眼,也沒有立馬問個究竟。
反正小孫那性格,真有什麼事兒,不用問自個兒都會全倒出來。
等人走了之後,小孫反倒猶豫了半天,楊福平搭話:“怎麼了?看見什麼稀罕了?”
小孫張張嘴,不知從何說起,乾脆從送糧食進門開始,描述了起來。
“劉五跟朱寡婦不是合家了嘛,雖說倆人是搬一起了,但是劉五那就賃了一間屋!
朱寡婦家倒是有兩間,還是自己家的。
所以辦完事兒之後,朱寡婦家的倆孩子還住在原來的屋裡。
朱寡婦跟院兒裡人說,倆人是正經一起過日子了,所以孩子們歸劉五養,得跟著一起吃飯,但是住的話,還得分開。
畢竟一個是朱家門,一個是劉家炕。
反正現在是一個大院兒住著,劉五那間房也沒退。
平日裡劉五不回去,朱寡婦就還回朱家那兩間房收拾屋子乾點兒縫縫補補的活兒。
要是劉五回來,那朱寡婦就帶著倆孩子一起去吃吃喝喝。
晚上送回去孩子,再跟劉五過夜。
我今兒去的時候,朱寡婦做中午飯呢,倒是用的劉五的家夥事兒。
看見這五十斤玉米麵兒,嘴角還撇了下,看樣子是想吃點兒精糧,不想吃粗糧。
不過這大姐也不吝嗇,直接賽我個玉米麵兒窩頭,不摻菜的那種。
想著不耐放,我就扔家了。
說實話,挺喧騰,應該摻了白麵兒了。”
楊福平不解道:“給個窩頭不挺好嗎?真扔你個銅子兒還換不來個窩頭呢!”
小孫撓撓頭:“我不是講究給的多少。
就是不給,不也得送貨嘛。
我就是一時有點兒想不明白,之前那倆人也不是沒睡過,現在這麼一整,沒多大區彆啊。
我奶奶說,朱寡婦冬天的時候,說睡不慣劉五的鋪蓋,直接把劉五剛置辦的一套嶄嶄新的新棉花鋪蓋,換成她自己睡的陳棉花被褥了。
新的那套,就擺在朱寡婦小兒子的炕上······”
二平沒等說完,就嗤笑了兩聲:“多明顯的事兒啊,這朱寡婦就是想找個拉幫套的,私下指定還給劉五畫餅,說以後再給他生個兒子呢!”
小孫點頭:“這個倒不是私下裡,朱寡婦明著說,一個院兒的人都知道,倆人準備再要個孩子,還說為了給沒影兒的孩子攢家底兒,不讓花錢大手大腳!
劉五這段時間,兜裡連個酒錢都找不見。
你看今天的那件兒坎肩兒,哪是拉過包月的車夫啊。”
二平噎了下:“那不得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