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信口中的兜底,其實也沒什麼好法子。
大的買賣,就是有錢也乾不了。
那都不是給自家這種泥腿子出聲預備的。
小的買賣,楊遠宏也乾不了。
無他,眼界有限,在縣裡村裡活了三四十年,再怎麼有見識,也不過眼前三尺地。
你讓他賠本賺吆喝做個促銷都得揉碎了說。
楊遠信覺著,大兒子開玩笑出的主意都不錯,拉洋車最省心。
可惜,在村裡當了那麼多年的地主,楊遠宏彎不下腰。
楊遠信這邊,心裡盤算著不過兩個去處。
花市大街小學附近,有家書鋪要兌出去,林老師有意,也來家說過一次。
想要這邊出人,一起合夥,這樣兒風險均攤,而且收益穩定。
說白了,這會兒還能繼續上學的人家,沒幾個是掏不起書本雜費的。
林老師當年那一出雪中送炭,給自己送出來個教導主任的新職位。
隻不過本人表示,林老師還是比林主任好聽。
可再清高的人也要吃喝拉撒。
要兌出去的這家書鋪,正好能給他們家的三兒一女積攢點兒家底。
楊遠信大概還是了解點兒自己這個堂弟,四叔家裡的地還有縣裡一個鋪子的租金,都是他在管,算點兒簡單的賬,迎來送往之類的,手拿把掐。
至於所謂的手裡就一百塊兒大洋,楊遠信一個字兒都不信。
頂門立戶的長子,真分家的話,怎麼可能就分這麼點兒東西。
所以楊遠信想著,要是合適,正好讓楊遠宏來當這個掌櫃兼賬房,這樣跟林老師也好明光正道的算賬。
還有就是老錢女婿在的那個茶館兒,這會兒也想找個靠譜的合夥人。
想給茶館兒的包房改成公寓,這樣大廳還賣茶,後麵就是一個個公寓房。
茶館兒還提供點兒簡單飯食,服務於包房的客人。
可隻要動工,那就得掏錢。
現在茶館的東家,也不確定這麼整能不能掙回來裝修的錢,所以想拉個二東家進來。
如果楊遠宏有想法的話,這也是個選項。
至於把人弄進自己呆的估衣鋪子,彆說是楊遠宏沒開口,就是真開口也得駁回去。
不過暫時楊遠信沒有提這兩個打算意思,畢竟上趕著不是買賣,說多了彆人容易多想,楊遠信覺著,還是讓這位堂弟多碰點兒釘子比較合適。
楊遠宏滴溜溜的跑了五天,每天都是吃完早飯就出去,晚上擦黑再回來。
要不是身上還穿了件兒羊皮襖子,估計早凍成冰涼蛋兒了。
臘月十二晚上,穩坐釣魚台的楊遠信終於被人求到了跟前兒。
楊遠宏這天吃完晚飯,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早回屋上炕。
而是跟楊遠信爺仨說起了幾天的見聞。
“四九城真大啊,坐著電車走到頭還沒逛完半個城;
四九城也真小,小的找不到一樣我能乾的行當。”
今天晚上吃的羊肉豆腐鍋子,裡麵下了經霜的白菜,貼地的菠菜,還有今年冬天新下的粉條兒。
楊遠信正捧著杯茶解膩,一聽這話,頓覺更膩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