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嫩綠的草芽從胡同的牆縫裡,屋簷下熱熱鬨鬨的鑽了出來。
一大早,石頭吃完飯一抹嘴,就要去隔壁叫上林老師家的小三兒一起上學。
紅妞不太高興,扭頭問她娘:“我什麼時候能上學?”
劉翠芬按著孩子腦袋:“彆動,小辮兒都歪了。”
說著趕緊三兩下把兩個小辮兒給綁好。
這才有功夫回答自家這個小八哥:“明年秋吧,你這將將五歲,學校也不收啊。”
紅妞捧著下巴,很是成熟的歎口氣:“行吧,我再管自個兒一年!”
小孩兒的煩惱,來的快去的也快。
紅妞摸摸小辮兒還算滿意,就噠噠噠的跑去看兩個弟弟。
錢媽像隻老母雞,隻叉著手正在院兒裡護著兩個孩子跑。
是的,就是跑。
這倆孩子,路都走不穩當呢,隻要一下地,左右晃著就是要跑。
不然哭給你看。
李水仙也放棄教導了,跟錢媽說:“讓他們跑,小孩兒穿的厚,摔個一回兩回的沒事兒。”
於是兩個棉花包,獲得了在院子裡摔摔打打的機會。
還挺高興。
隻錢媽不放心,還一步一步的跟在後麵。
李水仙看著更滿意不過了。
錢媽在家裡乾了十多年了,一向手腳麻利,有眼力見兒。
李水仙出手也大方,這麼著兩好擱一好,天長日久的雙方都還算滿意。
看了會兒小朋友們跳的搖擺舞,李水仙把兩個孫子叫過來,摸摸小手跟後背,放心的點點頭。
交代錢媽:“你跟紅妞還有倆孩子呆家裡鎖好門,我跟翠芬去外邊兒瞅瞅有什麼賣,這青黃不接的,就院兒裡種的這麼點兒小蔥,窖裡的蘿卜都康了!”
錢媽不讚同道:“太太,這外邊兒兵荒馬亂的,你們兩個女眷出門多不安全,不如等明天,讓福平抽個時間跟你們一起出去吧。”
李水仙不以為意:“都是去慣了的地方,大不了我們倆穿破點兒。幾步路,出不了事兒。”
在錢媽的大力勸阻下,李水仙跟劉翠芬捋下手上的鐲子,手上的戒指。
連劉翠芬耳朵上的銀耳釘也讓細心的錢媽給指了出來。
婆媳倆一人裹個灰撲撲的襖子,包著頭巾,擓著籃子就出門了。
錢媽歎口氣。
任是再不談國事,可街頭巷尾,誰不會傳幾句閒話。
都說是光頭這回有點兒懸。
廣播上天天說,屢敗屢戰。
怎麼打著打著,人家就不怎麼敗呢。
三大戰役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但往前看,從48年3月的三小戰役開始,國民黨頹勢已顯。四戰四平讓東北戰場局勢改變,豫東戰役使中原國軍失去行動自由,臨汾至晉中戰役又切斷了國軍西北與華北的聯係。自此攻守易勢!)
街麵兒上也不太平,致力於街溜子小流氓事業的人也變多了!
路倒兒已經躺到花兒市大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