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去澡堂子的人都知道,洗的再快,也趕不上日頭落的快!
緊趕慢趕,出澡堂子的時候,天也黑透了!
今兒路上有人,還不少,估計是知道大局已定的消息,這才出門討生計!
楊福平聞著胡同口斜對過飄來熟悉的炒餅味道,還多看了幾眼!
福安推著他哥往家走,小聲的催促:“彆聞啦,今兒咱家有餃子呐!”
不提就算了,一提餃子,再想起來那隻風雞,楊福平肚子也響了起來,離的近點聽著跟誰說話似得!
哥倆對視一眼,娘的,再不回家吃飯,倆人肚子都能說相聲了!
腳下加快速度,一進門,就碰到翹首以盼的石頭:“奶,下餃子吧,我爹跟小叔都到家啦!”
素餃子熟的快,哥倆大馬金刀往飯桌旁一坐,餃子也跟著裝盤上桌了!
楊遠信先動筷子,給親家夾了一個:“都吃吧,趁熱吃!”
小輩兒們這才下筷子!
連兩個小的,都知道握著湯匙,扶著木碗往嘴裡送!
雖說沒有鮮肉,可這一桌也讓婆媳倆頗為費心!
風雞焯水後燉的雞湯,紅燒的乾帶魚,嗆拌白菜絲,蘿卜乾炒臘肉,山楂罐頭裝盤,倒座房摘了把細溜溜的韭菜,一多半炒了盤兒雞蛋,一少半放進了餃子餡兒裡提個鮮!
大大小小十口人,有湯有菜的湊這麼一桌,再放上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孩子們看的眼都直了,吃的不抬頭!
劉老爺子用小碟子裝了點醬油,夾起餃子輕輕一沾,讚道:“鮮!掉眉毛的鮮!”
小鎖跟小柱抬起沾了滿臉菜的臉,舉起小手摸摸幾近於無的眉毛,放心的長出了口氣!
這才安心的繼續進攻第二個餃子了!
劉老爺子就坐在倆孩子斜對過兒,看見這精怪樣,笑的抖肩,一抹胡子上的酒漬,交代女婿:“福平,福平哎,你家這倆小子,以後可得往正道上引,腦子聰明著嘞!”
楊福平大言不慚:“您放心吧,倆孩子腦子隨我,品性肯定也隨······隨根兒!”
看見楊遠信吹胡子瞪眼的樣兒,楊福平絲滑的把嘴裡的話給換了個說法!
這才換回來他爹的三分笑意。
楊遠信給親家又倒了一杯:“吃啊,彆一個餃子下一杯酒,咱家可沒這個條件兒。”
雖說話說不客氣,可“咱家”這倆字兒,好像取悅了劉老爺子。
拍胸脯保證:“以後平日裡喝酒,最多兩盅,我還得活的長長久久,看倆小子長大成人呢!”
酒不醉人人自醉,今兒晚上這頓飯,劉老爺子剛吃飽就嚷嚷著要躺著,說頭暈。
劉翠芬把人扶到炕上,回過頭來問福平:“酒沒事兒吧?我爹那酒量,彆說兩盅了,就是兩小碗兒也不至於頭暈啊!”
楊福平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可能是酒的事兒,這酒還是上回一起吃飯打開的。總不能一半兒好,一半兒壞吧!我猜啊,老爺子不是頭暈,是心裡有事兒!”
啥事兒,不用說,劉翠芬心裡也明白。
每逢佳節倍思親,昨兒小年沒湊一起熱鬨倒也無所謂。
今兒老楊家團團圓圓的坐一桌,可不是把老頭的思緒給勾起來了。
歎口氣,劉翠芬就當老頭是喝多了,去廚房兌了碗溫水,放在老爺子的床頭:“爹,一會兒口乾就喝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