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兒做飯的小棚子陸陸續續的搭了一個多禮拜。
不管是誰,中午閒了的時候都會去碼上一層磚。
小孫直接貢獻出來自家的幾張爛炕席,在老左的巧手下,做出了一張還算規整的門。
至於上麵遮掩不住的破洞,老左解釋道:“隻能這樣的,夏天省的熱!”
這麼個小棚子,說四麵兒透風有些誇張,可三麵透風還是有的。
頭上用破麻袋拚的棚頂,跟兩側砌的半牆跟窗戶洞,全都漏風!
成功的那天,幾個人站在院兒裡端詳了好一會兒,才相視一笑。
老左毫不誇張:“比我們村自己搭的廚房好多了!”
小孫跟二平連連點頭。
特彆是小孫,自家好一段時間連個做飯的棚子都沒有,全是用個小爐子在屋簷底下做飯。
福平看幾個人開始收拾裡麵兒的衛生,拍拍還裝著微薄經費的口袋:“我去隔壁淘換幾個盤子碗去!”
老左補上一句:“筷子就彆買了,我晚上回家削出來幾雙就行。”
福平點頭,也沒管人家從後腦勺看見看不見。
直奔隔壁供銷社:“老錢,王主任呐?”
王主任正在財務室聽老錢彙報工作,聞聲抬頭望去:“呦,楊站長,那陣風把你吹來了?今兒是要買點兒啥?”
楊福平看看都豎著耳朵聽動靜的員工,用手指指門外。
倆人站定後,楊福平說出了自己的訴求:“給淘換幾個殘次的盤子碗唄,隻要便宜能用就行。”
王主任對這個要求接受良好,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呢。
於是順口問道:“行啊,雖說賣相不太好看,但是也能用。
總不是你楊站長家裡人要用吧?”
福平輕描淡寫:“嗨,我們琢磨著自個兒搭了個棚子,以後預備著中午能在單位吃點兒熱乎湯飯。”
王主任拉著楊福平的胳膊就要去參觀。
楊福平拽都拽不動:“老王,你看你激動個屁啊,咱倆又不是一個係統,你羨慕也沒用啊!”
王主任看完還算規整的小廚房,問楊福平:“你說,我們那能不能也整一個?”
楊福平撇嘴:“我看難,我們幾個人,你們幾個人?
人一多,事兒就多!
再說了,我們是個和尚廟,全是大老爺們兒。
誰多一口少一口的,倒是無所謂。
你們還有三個女同誌,還是年輕女同誌,嗯?是吧?”
王主任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煩心事兒,可能是某次調休的爭執,也可能是某次言語的交鋒,反正秒變苦瓜臉。
嘴裡還不信邪的嘀咕:“都是革命同誌,不至於吧!”
楊福平老神在在:“要不,試試?”
試試是不能試試的,老王同誌擺擺手:“我們還是換班回家吃吧,省事兒。”
臨了還強調:“最重要是,預防火災!”
楊福平胡亂的點頭:“啊,對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