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一回來就引起轟動,與此同時很多人等著看熱鬨。
祭天求雨,這事是把雙刃劍。而且是弊大於利,不然大旱兩年陳皇都沒求過雨。
成了,就是上天之子。
敗了,那就是被上天厭棄之人。
皇宮,禦書房,
陳皇當時也得到了這個消息,這次他沒有找任何人商議。隻是眼神久久的盯著牆上的一幅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陳皇親自抄錄的不凡書院的院訓。
“唉,守成守成,或許真的是我錯了。”
天災三年,亂象叢生。一味地求穩已經不能保證陳氏王朝地位。
這樣的大環境下真的很考驗一個皇帝的能力,三年時間,陳皇自己都不記得做了多少次妥協,可是即使他讓步了,有些人還會得寸進尺。
但是唯一能讓他鬆口氣的就是五大世家,梅家,齊家,許家都安分守己。不安分的反而是皇親朱家,和本家陳家。
而梅家和許家的安分,多多少少都和陳平有些關係。所以讓陳皇產生了自己不如陳平的失落感。
既然你想做,那麼當父親的自然支持你一次。
陳皇心裡已經有了決定,就不再猶豫,“影一、影二。”
“屬下在。”
“把安王求雨的消息傳出去,最好做到人儘皆知。”
“遵命。”
平兒,希望你真的能成。陳氏王朝的聲望能否再次深入人心,就在此一舉了。
有了陳皇的加持,消息傳播的更快更遠。
很多不是陳平麾下的地方百姓都自發的準備引火之物,準備在三月二十這天點燃。
這也是希望之火,因為他們真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陳平得到回饋以後,心裡暗道,成了。其實現在大氣之中充滿了水分,隻要一個契機就可以把雨引下來。
而燒荒就是最好的辦法。前世,每到春季時候,總會有那麼幾天霧霾天氣。其實那就是百姓在燒荒,而燒完之後的一兩天總會有一場雨去除這些陰霾。
這裡涉及到很多的自然科學,比如大地溫度升高,霧霾能起到保溫作用,造成溫度差等等。前世陳平也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武德三十一年,三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