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次會談,陳皇真的下了功夫。清空了所有的侍女侍衛,隻留下盧勝武一人把門。
“拜見陛下。”
剛一見麵陳平這小情緒就拉滿了,直接喊陳皇陛下了。
“不必多禮,這裡隻有你我父子二人,今日開誠布公,暢所欲言。”
“臣不敢!”
看陳平依舊裝腔作勢,陳皇這小脾氣一下就上來了,“這世上還有你陳平不敢做的事?趙國起義,祭天求雨,水淹武帝城,哪個不是轟動一方。”
這些話憋在心裡很久,今日不吐不快。
陳平也是炮仗脾氣,一點就著,“趙國不亂,陳國能如此安穩的渡過這次天災麼?”
確實如此,趙國的混亂虛弱,引起了太多餓狼的窺伺,都想趁機撕咬一口,從而大大的減輕了陳國的壓力。
第一局,陳平完美的ko了陳皇。
“祭天求雨,我求沒求來雨?穩固住了皇室在百姓心裡的地位,這點父皇不會否認把?可是你呢?聽說幾個老頭子就把你逼的不得不將我逐出家族,攘外必先安內,這麼淺顯的道理連我書院裡麵的孩子都明白。”
第二局,陳平又說的陳皇啞口無言,還夾槍帶棒諷刺了一下。
“還有水淹武帝城,這跟兒臣有什麼關係?大自然的力量豈是人力所能操控?要我說,是不是上蒼看不慣父皇的懦弱,懲罰父皇也說不定。”
第三局,陳平沒認,前車之鑒曆曆在目,陳平可不想再挨一次打。
陳皇這次出奇的沒有憤怒,而是在沉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多說無益。現在武帝城被淹,朝廷何去何從?”
陳皇變了,要是已經現在早就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而如今卻頭腦冷靜的對陳平提出了問題。
這世上,能夠駕馭情緒的人往往才能笑到最後,獲得成功。
“如此軍國大事,兒臣才疏學淺,說不上來。”
這個答案沒出乎陳皇的意料,不過他也早有準備,“被人喊了一輩子明君,叫的多了,就連我都覺得自己真的英明神武。嗬嗬~,平兒,朕也想學你肆意妄為一次,做一次昏君。”
陳平突然有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預感,敵人裝備升級了,這波弄不好要送人頭。“父皇也彆急嘛,剛剛提出來的太突然,總得讓兒臣思考一下不是?”
陳平慫了。
陳皇笑的意味深長,似乎拿捏到了陳平的軟肋。
陳平如恍然大悟一般拍了一下大腿,“有了。”
“說說。”
“父皇多久沒出去走走了?天災過後百姓需要一個休養生息的過程,可是下麵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為百姓考慮?父皇可以趁機巡察四方,一來安撫民心,二來震懾宵小。”
這個提議確實不錯,可是這跟朝廷遷都有什麼關係?本著不懂就問原則,反正是自己的兒子,不丟人,“與遷都有何乾係?”
“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被屬下所左右,梅子然不是提議遷都金城麼?那麼父皇巡視東域時候不妨多多誇讚梅城,甚至可以提出遷都梅城,看看老狐狸怎麼應對。”
“他能怎麼應對?一定糾集群臣反對。”陳皇想都不用想就能預見。
“他反對又能怎樣?有句話說的好請神容易送神難,不付出點代價怎能讓他如意?”
還能這麼玩?那是不是每家都能這麼玩一次?
“這招雖好,但是隻能用一次。用多了就不靈了,他們也知道父皇耗不起。”
聽了這話,陳皇有些失落。
“不過,現在國庫內庫空虛,父皇不妨弄一句口頭禪。”
“什麼口頭禪?”
“居然比朕還有錢!或者是比國庫都富有!等等。”
“就是把他們架在火上烤唄。”
“父皇高見。”
好是好,就是有些放不下了臉。這與一向高高在上的陳皇不符。
“還有,多去田間走走,彆被下麵人蒙了眼。既然巡視就要真正的解決問題,現在民心歸附,放開手腳,該殺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