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陛下後繼有人了。”
“這逆子哪裡都好,就是這嘴,要是能縫上就好了。”
埋怨歸埋怨,正事還得辦,“小順子,給禮部宣旨,讓他們操辦慶功宴,聲勢要大。”
“諾。”
這次慶功,除開駐守在外的,滿朝文武全部到齊。就連一些久未露麵的都前來參加,包括梅子然,鄧懷德等人。
陳皇起頭嘉獎了一番,然後就讓大太監宣讀封賞的聖旨。
大太監讀完,陳平站了出來,“本王已經命令工匠在七月城外建造登峰閣,內設高九尺寬三尺的巨大石壁,上書登峰三十六臣,也就是諸位的名字,以及此次平叛之經過供後人瞻仰。”
陳皇的那些嘉獎不痛不癢,意義不大。陳平沒辦法隻能親自出手,擴大聲勢。
三十六人中有興奮者,畢竟千古留名了。也有表麵高興,內心暗罵者,這招徹底把他們綁在了陳家的戰車上。
陳皇驚喜異常,高啊,虧他還熬夜琢磨封賞哪些職位,陳平簡簡單單一招全部搞定。
“諸位當名揚天下。”陳皇一句話蓋棺定論了。
“陛下,此次大勝受賞好像缺了一人。”
專業捧哏李文亮再次上線了。
“何人?”
“安王殿下。”
確實如此,主要是因為陳皇還沒想好賞什麼。
“陛下,臣認為當封太子。”
李文亮開了頭,自然有人跟上。說話的正是梅子然,當朝宰相。
“臣附議。”
宰相都說話了,直接站起來彎腰附議的達到了一多半。而且以武將為最,幾乎全部複義,包括剛剛被封大將軍的胡白。
三位皇子彼此看了看,露出了些許無奈。
“兒臣附議。”
率先低頭的是三皇子陳睿,無兵無權又無外戚,麵對如日中天的陳平選擇了放棄。
其他兩位皇子不甘心,打定主意要一爭到底,並未表態。
“眾望所歸啊,平兒怎麼說?”
“既然是眾望所歸,兒臣當仁不讓。”
氣氛到這了,陳皇也不矯情,“武德三十一年九月九日,安王陳平晉升太子之位,自此開衙建府,行太子令,諸位卿家當輔之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