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過後,三五一波開起了小會議,都開始打起了小九九。
趙國宰相,宇文邕。和梅子然的圓滑不同,為人方正,頗有威信。
宰相府,今日頗為熱鬨,下了大朝會以後,很多人不約而同的來到這裡。
“宰相大人,現在人心浮動,人人思退。”
宇文邕輕哼了一聲,“我看是你想退了吧。”
“怎麼可能?我肯定與宰相大人共進退。”
“那就各安其位,奮力守城。還有你們,不用來我這裡探風,我可能明確的告訴你們,本相與趙國共進退。”
定海神針,國之重器,危難之時方顯忠誠。
在這裡沒得到答案,群臣並未放棄,出了門直奔翰林院。
杜姓在趙國是個大姓,甚至在整個中原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杜家出過好幾個文壇大家,可謂弟子滿天下。
杜文景,翰林院院正。
“杜大人,你人脈廣,為大家想想辦法,將家族子弟送出城。”
杜文景微微一笑,“隻是家族子弟?”
這都火燒眉毛了,麵子裡子都不重要了,命最重要,“額,要是條件允許,最好都走。”
“杜大人,哪怕付出點代價也可。”
“錢糧、鎧甲、這些都舍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身外之物而已,“隻要能出城。”
“回去統計人數,十擔米一副鎧甲換一個人。”
“當真?”
杜文景感覺有些好笑,自己主動上門求助,最後反而遲疑不決,“信我就回去準備,不信我的,各安天命。”
“換了。”
有人帶頭,響應者眾多。
杜文景接待完眾人之後就返回了杜府,書房內,一人端坐於此獨自飲茶,怡然自得。
“梅兄倒是好雅興。”
“哈哈,杜兄辛苦,請坐,喝茶。”梅相如親自給杜文景倒了一杯茶,二人相視一笑。
“杜兄可想好了?”
梅相如之所以沒離開,就是等一個答案。
“梅兄,咱們兩家相交數百年,一直同氣連枝。這次還請兄長交個實底,梅老到底如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