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以後,打出複仇的旗幟。一路所過,片甲不留。前期動作要快,等草原人反應過來之後再放慢腳步,以堂堂正正之勢壓人。”
這次陳平下定了決心,必須殺的草原蠻子膽寒。
“子龍,必要之時,可以調動邊境線上的二十萬大軍。”
“遵令。”
“將俘虜的蠻子送回天策城,孤需要大量的苦力。”
燕子龍聽完,做出了最後的努力,“殿下,看押俘虜也要人手,要不讓玄武軍留下吧。”
“對付蠻子,玄武軍必不可少。”
因為玄武軍最可信的原因,所有研製出來的重要神器都集中在玄武軍。三代投石車,床弩,二代井闌車等等。
“帶上這個,每人一個。大鼓會在路上教你們如何使用。”打開箱子,裡麵正是望遠鏡,行走草原必不可少的神兵利器。
“臨行之前,孤最後再囉嗦幾句。戰果不重要,複仇也不重要,將士們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你們作為主帥,下達軍令之前要三思而後行。”
“遵令。”
青龍軍、白虎軍、玄武軍、長安軍,每軍兩萬,共八萬正軍,兩萬輔軍。十萬精兵強將如猛虎開閘一般,一頭紮進了茫茫的大草原,整個草原因為他們而掀起了滔天巨浪。
天策城,眾人離開以後,陳平也並沒有閒著,同樣在調兵遣將。
“家主,已經安排妥當,大軍會陸續的抵達指定地點。”
陳平這麼惜命,怎會真的把老巢弄的空虛。他暗中調遣了陳氏的十萬家底向北境悄無聲息的移動,做了一個網,靜候大魚上鉤。
“恩,辛苦了。”
陳軍居然出塞了,大大的出乎了明皇的預料,同樣讓他辛苦的布置化為了廢紙一張。
狗頭軍師失算了,正在努力的找補,“陛下,為今之計隻有兩條路可以走。”
又是兩條路,明皇現在對這個詞特彆的反感,“說。”
“第一,走風陵渡,支援草原。”
“第二,奇襲天策城。”
第一條根本不是什麼選擇,而是必須要去做的。草原上的釘子無論如何都不能拔,這是明皇的執念,為此他連兩位結義兄弟都砍了。
至於這第二條,一定要斟酌斟酌再斟酌,小心小心再小心。
以陳平的精明,怎麼留下這麼大的破綻,誘餌後麵往往跟著都是陷阱。
“樸燦,你帶領一萬戰船親自出海,前往草原接應公羊建達,事不可為上船離開返回。”
“遵令。”
這次陳平沒派遣水軍,給了明皇打不過就跑的機會,他這是也想秀一把。
“命令公羊建達,鼓動草原人抵抗陳軍,讓其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