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腫麼介些小麥都不見了鴨?”
剛來到地裡的小兕子,看著眼前這片光禿禿的小麥地,不禁有點疑惑不解。
明明上午地裡還有著成片成片的小麥,這會兒怎麼就全都消失不見了呢?
小兕子這個問題對於李白他來說剛好是對口知識點,隻見他快步走到小兕子身旁,給她解釋道。
“李明達這你都不知道啊,地裡的小麥不見了,那是因為都已經被人收完了呀!”
小兕子點頭回應道:“原來係被人收完了鴨!窩還以為係不見了嘞!”
小兕子話剛說完,就看到一群村民挑著一筐筐已經打好的麥子,笑容滿麵地走過來。
等來到眾人麵前後,這群村民都同時放下肩上的擔子,樂嗬嗬的跟扶蘇說道。
“多謝扶蘇公子您送來的收割機,要不是有這個神兵利器,否則的話,單靠我們自己要收完這片麥地起碼得花上十來天的時間。”
“天氣好還罷,要是天氣不好,這地裡的麥子可就有點難搞嘍!”
“是啊!這現在有了這個收割機,隻需開著收割機往地裡走一趟,就能把地裡的小麥全給收完,還能連帶把小麥給打好,那是又快省力。
我們隻需要等收割機後麵的漏鬥滿了,把麥子裝到筐裡挑回家就行,這可幫了我們大忙啦!”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滿是對扶蘇的感激。
畢竟如果小麥成熟時,天空不作美下起雨來,這樣不但地裡成熟的小麥籽粒容易在穗上吸水發芽,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
已經收完的小麥,也會因為無法及時晾乾,可能發熱黴變,產生毒素,影響食用安全。
而古代又不像現在有烘乾機這種設備,起碼可以把已經收好的小麥,放入烘乾機裡,防止發生黴變。
因此,古代在小麥收獲的季節,農家人必須在那為數不多陽光明媚好天氣內,把小麥全部從地裡收回來。
搶收麥一詞也是由此而來。
扶蘇笑著擺了擺手,“大家不用客氣,能幫到你們就好。”
村民們在道完謝後,便又挑起擔子,哼著小曲兒往村裡走去。
民以食為天,今年的收成很好,現在有收割機讓大家能儘快把地裡的麥子給收回家,這能不讓人感到高興。
等村民們遠去後,大家也都來到地裡開始自己的工作——拾撿麥穗。
隻是很快大家就發現了一個不知道該說好還是該說不好問題,這地裡壓根就沒有啥遺漏的麥穗。
小兕子都一連找了兩塊地,但撿到的麥穗卻是寥寥無幾,搞的小兕子現在都沒有拾撿麥穗的動力了。
小兕子攤開自己這依舊是空空如也的雙手,皺著小臉,嘟著小嘴巴跟蕭奕說道。
“小囊菌,介地裡都木有麥子窩撿啦!”
蕭奕對此也感到奇怪的很,畢竟不管是多麼先進的收割機,總會遺落一點兒麥穗在地裡的啊!
出現現在這種情況,蕭奕能想到的也隻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地裡遺漏的麥穗,應該是早就被先前那些農家人給撿走了。
畢竟先前在沒有收割機時,都是這些農家大人在前麵割麥子打麥子,農家小孩像李白他們則是在後麵撿遺漏的麥穗。
兩者都在勤勤懇懇的乾著自己手頭上的活兒,能做到互不打擾。
但現在因為有了收割機,隻需派一兩個人就可以快速的收完一塊地。
其他人當然也不會閒著,走在收割機後麵撿收割機遺漏的麥穗,畢竟莊稼人可看不得有地裡還有糧食沒收乾淨。